新加坡也像印度学习,屠妖节过后,遍地垃圾粪便,说好的新加坡对于乱扔垃圾会罚款鞭刑

福星徠说事 2025-11-17 09:11:42

新加坡也像印度学习,屠妖节过后,遍地垃圾粪便,说好的新加坡对于乱扔垃圾会罚款鞭刑的呢?之前以为是法不责众,结果是只针对特定群体的一项行为。   2025年10月20日是新加坡的屠妖节,这个被印度族群视作“光明战胜黑暗”的重要节日,今年却在狂欢后留下了一地尴尬。   节日刚过两天,后港花园的网友就拍了组扎心照片:塑料袋挂在灌木上,食物残渣糊在长椅上,连草坪里都藏着烟花棒的残骸,远远看去就像被翻过的垃圾堆。   不光居民区,东海岸公园更惨,有游客吐槽沙滩上的垃圾能“一脚踩出三个塑料瓶”,甚至有市民反映组屋楼下出现了无人清理的粪便,这让“花园城市”的招牌瞬间蒙了尘。   要知道,新加坡对乱扔垃圾的处罚可是出了名的严,《环境公共卫生法》里写得明明白白,随手丢个纸巾都可能罚500新元,折合人民币快2800块,屡教不改还会加罚甚至鞭刑。   之前就有中国游客冰淇淋纸被风吹落没及时捡,当场就被执法人员开了罚单,怎么到了屠妖节,遍地垃圾却没听说有人被追责?   网上立马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法不责众”,节日里人太多管不过来;更刺耳的声音是,这是“针对性执法”,只盯着游客和少数族群,对过节的印度裔就网开一面。   其实这种说法,真的有点冤枉新加坡的执法体系了。   我特意查了新加坡警方的公开数据,2017年涉及种族的案件立案率高达98%,定罪率超85%,从来没把族群当量刑标准。   就像去年,一名印裔女子辱骂并殴打华人,警方不到24小时就抓人立案,最后判了缓刑和社区服务,法院还特意强调“种族歧视没有生存空间”。   反过来,2019年有华裔男子辱骂马来族路人,同样被快速抓捕处罚,没半点偏袒。   这次垃圾问题的关键,其实是节日人流超出了清洁承载力。   新加坡的清洁工配置是按日常人流量算的,屠妖节期间小印度的人流翻了好几倍,垃圾量也跟着暴涨,清洁工就算连轴转也赶不上清理速度,不是不想管,是一时忙不过来。   而且节日里大家多是集体活动,垃圾分散在各个角落,执法人员很难锁定具体责任人,总不能把一群人都罚了,这才给了“法不责众”的错觉。   至于说新加坡“由华人思维转向印度思维”,就更不靠谱了。   这个国家本来就是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共存的多元社会,屠妖节也是法定公共假期,总理都会发祝福,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思维转向”。   看好印度的发展潜力是一回事,但用“垃圾围城”来预判,未免太偏激。   毕竟新加坡能靠严格法律维持几十年整洁,不会因为一次节日的小混乱就崩塌。   真正该讨论的,是如何在保障多元文化庆祝自由的同时,完善节日清洁预案,比如临时增派清洁工、设置更多移动垃圾桶。   毕竟,干净的城市靠的不是“选择性执法”,而是制度兜底和每个人的自觉。   你觉得新加坡该怎么避免节日后的垃圾乱象?

0 阅读:0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