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清照(南宋)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派代表”。早年生活优渥,与丈夫赵明诚共研金石书画;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中词风转为沉郁悲壮。精通诗词、书画、金石,一生创作颇丰,现存《漱玉词》,代表作《声声慢》《夏日绝句》以刚健风骨打破女性词坛柔媚格局。 2. 蔡文姬(东汉) 名琰,河南开封杞县人,大文学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学,精于音律、诗赋、书法。东汉末年遭匈奴掳掠,在南匈奴生活十二年,生育二子;后被曹操以重金赎回,归汉后凭记忆默写出家中遗失的四百卷古籍。著有中国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悲愤诗》,以及荡气回肠的《胡笳十八拍》,填补了《汉书》部分空白。 3. 班昭(东汉) 字惠班,陕西咸阳人,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嫁与曹寿后早寡,兄长班固编纂《汉书》未竟而卒,她继承遗志,独立完成《百官公卿表》与《天文志》,使《汉书》完整传世,成为中国首位女历史学家。曾被召入宫中,教授皇后及贵人经史,号“曹大家”,著有《东征赋》《女诫》。 4. 上官婉儿(唐代) 又称上官昭容,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之孙女。祖父获罪后随母入宫为婢,十四岁因聪慧善文被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称。唐中宗时封昭容,权势显赫,主持风雅、品评天下诗文,推动初唐诗歌发展。《全唐诗》收录其遗诗三十二首,后在唐隆政变中与韦后一同被杀,玄宗即位后追谥“惠文”。 5. 苏蕙(魏晋) 字若兰,陕西武功人,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集大成者。出身书香门第,十六岁嫁与窦滔,后窦滔获罪流放流沙并另寻新妇,她悲愤之下耗费心血,将八百四十一字织成《璇玑图》,纵横回环可读出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此图以五色丝线绣制,情真意切,最终唤回窦滔心意,成为千古奇文,开创后世回文诗创作先河。 6. 薛涛(唐代) 字洪度,长安人,幼年随父流寓成都,早年丧父后堕入乐籍,脱籍后终身未嫁。八岁能诗,通晓音律,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唱酬往来,诗作清词丽句兼具现实关怀。定居浣花溪时创制桃红色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珍藏之物,晚年以女道士装束隐居吟诗楼,传世有《薛涛集》。 7. 鱼玄机(晚唐) 初名鱼幼微,字蕙兰,长安人。五岁能诵诗,十一二岁诗作便在长安文人圈传诵,被誉“诗童”,受温庭筠悉心指教。后嫁与李亿为妾,遭正妻排挤被迫入咸宜观为女冠,看破红尘后以“诗文候教”广交文人,艳名远播。其诗大胆抒写女性情感,现存五十首收录于《全唐诗》,代表作《赠邻女》道出女性对真挚爱情的渴求,二十六岁时因失手打死婢女被处死。 8. 卓文君(西汉) 蜀郡临邛人,大富商卓王孙之女,精通诗文、音律。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倾心,不顾家族反对深夜私奔,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成为千古爱情佳话。后司马相如做官后欲纳妾,她以《白头吟》《诀别书》表明心意,更写下巧思十足的数字诗《怨郎诗》,以才华挽回丈夫,坚守“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爱情信念,其故事彰显了古代女性的勇气与智慧。 9. 朱淑真(南宋) 号幽栖居士,祖籍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与李清照齐名,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擅长诗词、书画,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因嫁与志趣不合的文法小吏,婚姻不幸,诗词多抒写相思与幽怨,后期作品流于感伤,世称“红艳诗人”。传世有《断肠诗集》《断肠词》,相传其生前文稿遭父母焚烧,现存多为劫后余篇,“圈儿词”以趣味形式寄寓相思,流传甚广。 10. 谢道韫(东晋) 陈郡阳夏人,出身王、谢两大士族,谢安之侄女,嫁与王羲之之子王凝之。自幼聪识有才辩,“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名句流传千古,使“咏絮才”成为才女代名词。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不仅诗文出众,还擅长玄理清谈,书法受王羲之器重,《隋书·经籍志》载其有诗集两卷,现存《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