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原油进入炼油厂后,可以提炼出300公斤汽油、400公斤柴油和50公斤煤油,剩下的则是沥青、塑料原料等“边角料”。你知道吗?一架空客A320加满油需要4吨煤油,这相当于要炼制485吨原油。那问题来了:同时生产的145.5吨汽油该怎么办?总不能让加油站老板拿着油桶到街上喊“买一送一”吧! 先给你算笔实在账,得炼485吨原油,才能凑够一架空客A320用的4吨煤油。看着145.5吨汽油是顺带出来的“副产品”,可放到咱们全国4.53亿辆机动车的大池子里,这点量真不够看。 2024年有数据说,全国汽车就有3.53亿辆,就算新能源汽车有3140万辆,占了8.9%的份额,那剩下3亿多辆燃油车,天天都得靠汽油才能跑起来。这些车可不是放着看的,单说城市里的出租车、网约车,一天跑几百公里是常事儿,一辆车一个月就得造几十升油;更别提长途拉货的卡车、跑业务的私家车,加油的时候都是大桶进小桶出,这么多车加起来,“饭量”大得吓人。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汽油是不是没以前好卖了?这话也不全错,2024年买新能源乘用车的人都超过一半了,一年下来替下来2300万吨汽油的用量,这变化是真真切切的。但架不住燃油车的底子实在太厚实,而且好多地方目前还离不了汽油。 比如偏远农村的农机,春耕秋收全靠汽油带动;还有野外干活用的发电机、应急救援的设备,都得靠汽油才能稳定出力。就算城里开新能源通勤的人多了,3亿多辆燃油车实打实的需求摆在那儿,2024年全国汽油照样用了1.63亿吨,只不过涨得没那么快了而已。 更关键的是,炼油厂早把供需平衡算得明明白白,绝不会等着汽油堆成山。咱们的炼油技术可不是死规矩,虽说一吨原油大概能出300公斤汽油、400公斤柴油,但实际生产时会跟着市场需求变。 比如夏天大家开车多,就调调工艺多产点汽油;冬天柴油用得多,就往柴油那边偏。像为了凑航空煤油调整产量时,多出来的汽油早早就纳入全国成品油调配网了,要么拉到需要量大的中西部地区,要么存起来应付突发情况,压根不会出现产出来没人要的情况。 再说了,汽油可不只是用来给汽车加油的。工厂里不少精密机床、小型设备,要么用汽油当燃料,要么用它当清洗剂;农村里的植保无人机、小收割机,也得用高标号汽油才能转起来。就连那些不常被注意的地方,比如户外勘探、地质考察,方便携带的汽油都是必需品。这些分散的需求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量,消化掉145.5吨汽油简直不费劲儿。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现在燃油车开得还是挺勤的。2024年虽说一辆燃油车平均一年跑1万公里,比去年少了3.48%,但架不住车多啊,3亿多辆车加起来一年就得跑3万亿公里,算下来耗油量特别惊人。尤其是物流用的燃油货车,一辆车一年跑十几万公里都是常事儿,单辆车的耗油量顶好几辆私家车,它们才是喝汽油的“大头”。 所以真不用愁那些汽油没地方去,从炼油厂到加油站,从城市马路到田间地头,早形成了一套顺顺当当的消费链。145.5吨汽油看着不少,在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也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这背后不光是咱们交通运输业有活力,也能看出咱们能源调配多精准高效,哪用得着加油站老板上街吆喝促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