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

云景史实记 2025-11-13 15:07:09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有178亿吨,但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油不采,年年还得花大价钱进口? 地质勘探数据显示,塔克拉玛干的石油资源中超过70%属于深层稠油,其开采难度堪称世界级挑战。 塔克拉玛干超过 70% 的石油都是深层稠油,啥意思?就是这油稠得跟凝固的沥青似的,黏度能达到 180×10⁴毫帕秒,比普通原油稠几百倍,有的甚至得用锤子敲才能碎。 2015 年乌尔禾区块有个钻井队,队长王强带着人钻到 3000 米深,钻头带上来的根本不是能流动的油,全是黑黢黢的 “沥青块”,当时大伙都傻了,说这哪是油田,分明是 “地下沥青湖”。 而且这些油藏藏得极深,大多在 5300 米到 11000 米的地下,比世界多数油田深了一倍还多,地下温度高达 125 到 160℃,压力更是大得吓人,普通设备放下去分分钟就被压垮、腐蚀坏。 2023 年火的 “深地一号” 虽然钻到了 11000 多米,出油那一刻全国都高兴,但那只是个技术突破的象征,整个沙漠几十个油气区块,想都建成这样的井,光全国那十几台超深钻机根本不够用,还得花十几年培养技术人员,急不来的。 再看看沙漠里的环境,简直是跟人对着干。白天太阳一晒,气温能飙到 50℃,设备烫得能煎鸡蛋;晚上一降温,又能跌到零下 20℃,昼夜温差 70℃,钢铁都能冻裂,更别说精密的采油设备了。 还有那 300 米高的流动沙丘,8 级大风一吹就挪地方,今天搭好的钻井平台,过几天就被黄沙埋半截。有石油工程师说,在这儿钻井不是建油田,是在建随时会被沙尘暴吞掉的城,光是前期清理黄沙、加固设备的钱,就比普通油田多两三倍。 更要命的是缺水,沙漠年降水量最多才 100 毫米,最少就四五毫米,蒸发量却高达 3400 毫米,钻井、降温、洗设备都得水,只能从几百公里外拉,一车水的运费比水本身还贵,还得跟周边绿洲抢水用。 要是开采时污水漏了,污染了地下水源,这片脆弱的生态几十年都恢复不了,这笔账比采油的收益大多了。 就算克服万难把油采出来,运出去又是个大难题。沙漠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修一条沙漠公路得十几年,铺输油管道更难,流动的沙丘能把管道压裂。 酒泉那边有条输油管道,以前人工巡护 5 公里得走三五个小时,后来用了无人机才缩到 20 分钟,可 2022 年一年光巡护就飞了 3 万公里,维护费花了一大笔。 塔克拉玛干比酒泉那边大得多,要是大规模采油,得铺几千公里管道,光维护费就是天文数字,这笔钱加进去,油的成本更没法看了。 说到成本,这才是最实在的事儿。中东的石油埋得浅,开采成本低,就算加上运费运到国内,一桶也比塔克拉玛干的油便宜一半多。 咱们之前在风城油田搞过试验,一开始用大功率电加热采稠油,每口井一天要耗 28.8 万度电,相当于半个克拉玛依市区的用电量,吨油成本高达 85 美元,比当时进口价还贵不少。 后来靠光伏供电降了成本,才降到 48 美元一桶,可这只是试验井的成本,真要在塔克拉玛干大规模开采,成本只会更高。 2023 年整个塔里木油田年产油气才 3400 万吨,只占全国需求的 6%,就算拼尽全力采,也填不上国内的缺口,还得花冤枉钱,图啥呢? 更重要的是,这沙漠里的石油是咱们的 “保命底牌”。你看美国专门建了战略石油储备,把油存在地下盐洞里,留着应急用,咱们也得学这个聪明劲儿。 现在国际形势复杂,万一中东打仗,或者有人故意卡咱们石油脖子,进口渠道断了,塔克拉玛干的油就能顶上去。要是现在就拼命挖,178 亿吨看着多,其实只够咱们用十几年,等用完了,真遇到急事就没辙了。 而且咱们现在进口石油,其实是在 “借别人的油用”。中东那些国家的石油总有采完的那天,到时候油价肯定涨,咱们手里握着塔克拉玛干这张牌,主动权就在咱们这儿了。 再说了,咱们也没完全不动手,西北油田就在搞环保开采,把采出水用物理方法净化,每吨成本从 3.2 元降到 1.5 元,还改造了 1978 台加热炉,既减排又节能。 这都是在练技术、攒经验,等将来技术更成熟、成本降下来,或者真到了必须采的时候,咱们就能稳稳当当地把地下的宝贝挖出来。 所以说,不是咱们放着石油不采,是真的不能急、也不必急。沙漠里的油难采、成本高,现在进口更划算,还能把自家的资源留着应急。等将来技术过关了,国际上真有需要了,再开采也不迟,这才是既聪明又稳妥的办法。

0 阅读:96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