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22日,解放军攻入新保安,35军军长郭景云很顽固,掏出手枪连开

史太郎呀 2025-11-13 11:35:53

1948年12月22日,解放军攻入新保安, 35军军长郭景云很顽固,掏出手枪连开两枪,一枪把副军长王雷震的军帽打了个枪眼,第二枪打向了自己。 郭景云的军旅生涯颇具传奇色彩,这个陕西富平盐工家庭出身的汉子,十几岁就投身军旅,最初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那时的西北军以纪律严明著称,郭景云在这种环境下磨练出了过硬的军事素质。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景云跟随傅作义转战绥远,在对日作战中屡立战功,1940年的五原战役中,郭景云率部猛攻日军阵地,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一战成名,士兵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郭猛子。 35军的编制相当完整,下辖101师和新编32师,总兵力约1.6万人,装备清一色的美械,从M1加兰德步枪到谢尔曼坦克应有尽有,但是再精良的装备也改变不了被围的命运。 1948年冬天,新保安成为决定华北命运的关键战场,郭景云的35军从张家口回撤北平的时候,被解放军包围在了新保安。 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采用围点打援战术,不仅把35军死死围在新保安,还在外围布下重兵,专门对付可能的援军。 围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最初几天35军还能依靠储备物资维持,但很快弹药和粮食就见了底,士兵们开始挖野菜充饥,把皮带、皮鞋煮烂了当口粮。 郭景云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突围,每次都以惨重伤亡告终,解放军的包围圈像铁桶一样密不透风,炮火封锁了所有可能的突围路线。 更要命的是内部矛盾,傅作义派遣104军西进接应,两个师一度推进到距离新保安仅几公里的马圈村,按理说这是绝佳的突围机会,但郭景云与104军军长安春山早有宿怨,两人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因为战术分歧大打出手从此结下梁子。 郭景云坚持要104军进城换防,而安春山认为应该里应外合突围,双方僵持不下,最终104军见势不妙掉头东撤,把35军彻底抛弃在新保安。 傅作义得知35军被围后心急如焚,调集所有能用的运输机空投物资,但华北剿总的飞机本就不多,飞行员又怕被高射炮击中,投放极不准确,大部分物资都落到了解放军阵地上,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郭景云站在城头望着那些飘落的降落伞脸色铁青。 12月22日凌晨,解放军发起总攻,数百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新保安城墙,东门首先被炸开一个巨大缺口,解放军战士潮水般涌入。 巷战异常激烈,35军的残兵败将依托建筑物顽强抵抗,但大势已去,中午时分解放军已经推进到35军指挥部所在的钟鼓楼。 指挥部内一片混乱,参谋们烧毁文件通讯兵砸烂电台,副军长王雷震找到郭景云:军长大势已去,为了弟兄们的性命咱们投降吧。 郭景云猛地转身眼睛充血:你说什么,王雷震还想劝说,郭景云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他,砰"的一声,子弹擦着王雷震的头皮飞过,军帽被打出一个窟窿。 所有人都愣住了,郭景云看着惊恐的部下们,缓缓调转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第二声枪响后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郭猛子倒在血泊中。 傅作义接到35军覆灭的消息后,在办公室里呆坐了整整一个下午,这支他最倚重的王牌部队的覆灭,不仅是军事上的重大损失,更让他看清了大势所趋,此后傅作义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开始认真考虑和平谈判的可能性。 新保安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平津战役的格局,35军的覆灭让傅作义集团元气大伤,西逃之路被彻底切断,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极大鼓舞了解放军士气,为后续解放张家口、天津乃至和平解放北平奠定了基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0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