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吃清野史瓜看到有人说“康熙因洪承畴是其生父才避讳‘承’字”,真的要笑出声!先不说这说法多离谱,单说雍正年妃的三个儿子——福宜、福惠、福沛,全带“福”字,难道不是打了“避讳论”的脸? 要知道“福”字可是顺治帝福临的名讳啊!但顺治早就下过谕旨:“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明确不用避讳“福”字。而且清朝皇室排汉名字辈是从康熙儿子那辈才开始的,之前都是满名音译,康熙自己的兄弟还叫福全呢,可见满洲早期本就没有严格的避讳规矩。 更关键的是,这三个孩子都出生在康熙年间,老四胤禛敢这么取名,根本不用担心触怒老爹!福沛哪怕出生当天夭折,也上了玉蝶,福宜、福惠虽没序齿,但“福”字辈的取名完全合理,毕竟避讳本就是上位者一句话的事——后来胤禛称帝才把兄弟们的“胤”改成“允”,弘历登基后弘昼却不用改,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说康熙避讳“承”字的野史纯属扯淡!你们还听过哪些离谱的清朝避讳瓜? 仅基于历史常识与公开史料讨论 康熙洪承畴

神谕者
顺治会有那么好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