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恶魔再现!七岁女童小区角落遭六旬老汉猥亵 前科强奸犯为何仅判两年引全网震怒 (来源:奔流新闻) 那个午后阳光正好,七岁的小女孩在小区滑梯旁哼着儿歌。她不知道,六十多岁的老殷正眯着眼睛打量她,像毒蛇盯上毫无防备的雏鸟。满脸堆笑递出一颗糖,哄骗的声音裹着蜜糖般的陷阱:“爷爷带你去捡小花猫。”而转角监控死角的阴影里,一双布满褶皱的手撕裂了童真。 女孩母亲尚女士永远忘不了女儿冲进家门的模样——小脸煞白,衣领凌乱,眼泪像断线的珠子砸在地板上。“老爷爷摸我肚子……”孩子颤抖的叙述让尚女士浑身发冷。她报警时手指都在哆嗦,却没想到这场抗争才刚刚开始。当警方查出老殷2012年曾因强奸罪服刑四年时,她以为这次恶魔终将重判。 可法院的一纸判决像冰水浇头:猥亵儿童罪,两年刑期。尚女士攥着判决书在法院门口哽咽:“他毁了我女儿的阳光,凭什么只用两年赎罪?”更令人胆寒的是,这个曾在铁窗内忏悔的强奸犯,十年后再度将魔爪伸向更脆弱的生命。 心理医生诊断书上写着“创伤后应激障碍”——曾经爱笑的小姑娘如今夜夜惊醒,看见陌生老人就尖叫躲藏。而老殷的档案里却明晃晃标注着“表现良好”。当受害者在深渊挣扎,加害者竟可能因“年纪大”获得减刑?这背后究竟是法律宽容还是纵容? 网友“清风明月”的质问掀起千层浪:“若他七十岁再犯,是否只需社区矫正?”更有人翻出类似案件:某地教师猥亵多名学生仅被吊销资格证。当罪恶成本低于作恶快感,儆效尤的戒尺何在?我们是否在用人道主义包装对恶魔的妥协? 纵观近年儿童性侵案,熟人作案占比超七成。老殷这类“慈祥长辈”的伪装,恰是最锋利的刀。有家长崩溃留言:“现在连小区遛娃都要提防白发苍苍的邻居!”当信任体系崩塌,所有人都是潜在受害者。 法律的天平不该因年龄倾斜。韩国“素媛案”罪犯出狱后佩戴电子脚镣终身,美国部分州对猥亵儿童罪强制化学阉割。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尚需更锋利的牙齿,让“一犯再犯”的标签成为重刑加速器,而非减刑通行证。 黄昏时分,尚女士接着女儿走过事发角落。孩子突然攥紧她的衣角,这个动作比任何判决书都更刺痛人心。如果法律不能斩断伸向孩子的黑手,那么每扇窗后的灯火都将摇曳不安。是时候用严刑峻法告诉所有“老殷”:有些底线,跨过去就是万丈深渊。 儿童安全守护 严惩性侵未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