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炸了、真的又炸了! 当地时间11月9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无人机袭击摧毁了 “清洁能源” 公司运营的一座生物质能发电厂。 据公开信息,俄军此次用的是“天竺葵-2”无人机,造价不足5万元人民币,航程达2000公里,可携带50公斤弹头。乌军拦截它需用单价2000美元的专用拦截机,费效比差距悬殊,这也是这类袭击频繁发生的关键。 乌克兰能源部通报,自2022年以来已有6.3万个能源设施被毁,2024年就损失10吉瓦发电能力。这座生物质能电厂虽不算核心,但叠加此前损失,乌克兰电力系统的冗余空间已所剩无几。 2025年俄军对“天竺葵-2”做了声学升级,让乌军SkyFortress系统识别率下降60%。之前乌军对该型无人机拦截率达83%,现在突防成功率提升50%,能源设施防护难度陡增。 电厂被毁→当地清洁能源供应缺口扩大→乌克兰得更多依赖化石燃料进口,本就930亿美元的能源行业损失还会增加,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 冬季临近→电力短缺加剧→居民供暖、医院应急供电受影响,民生压力上升,可能让更多人陷入生活困境,社会稳定面临考验。 战争的核心受害者从来都是普通人,能源设施是民生根基,不是战场靶子。摧毁电厂换不来胜利,只会让和平之路更坎坷。难道只有耗尽所有,双方才愿意回到谈判桌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