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把中学生搞废了”,最近办公室里的王老师翻着学生作文本,越翻越气,忍不住拍

九九随写 2025-11-08 18:15:26

“AI快把中学生搞废了”,最近办公室里的王老师翻着学生作文本,越翻越气,忍不住拍了桌子——作文本上的文字东拼西凑,逻辑混乱得前言不搭后语,明明题目是“我的成长故事”,写着写着就跑偏到“AI的十大好处”,甚至有句子不通顺的地方,用她的话说“简直狗屁不通,难以直视”。 如今AI的运用确实颠覆了不少行业,设计、文案、数据分析,越来越多的工作能被人工智能高效完成,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在焦虑“会不会哪天被AI取代”。可中学生们却尝尽了AI的“甜头”:数学题不会做,拍张照AI秒出解题步骤;作文写不出来,输入关键词就有现成范文;甚至连英语作文的语法纠错,AI都能一键搞定。不用费脑思考,不用熬夜琢磨,AI成了随叫随到的“全能老师”,比父母懂得多、回应得快,学生们自然乐在其中,遇到难题第一反应不是“我试试”,而是“找AI”。 王老师说,班里变化最明显的是以前作文不错的小林,现在写出来的文字全是AI的“模板味”,没有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连描写一次爬山的感受,都抄了AI写的“山峦叠嶂,心旷神怡”,却忘了他上次爬山摔了一跤还哭了的真实场景。还有的学生,数学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可一到课堂小测就露馅,连基础的公式推导都不会——因为他们只看AI给的最终答案,根本没琢磨过解题思路,久而久之,连独立思考的能力都在退化。 其实AI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它可以是学习的好帮手:比如帮学生梳理知识点框架,解答课本上的疑难问题,甚至拓展课外知识。可问题出在学生对AI的“过度依赖”:把AI当成“甩手掌柜”,完全放弃自己思考和努力,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学习本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是从不会到会、从模糊到清晰的探索,这个过程中培养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是AI永远替代不了的。就像写作文,真正的进步不是抄来的范文,而是一次次修改中学会的表达;解数学题,收获也不只是正确答案,而是推导过程中锻炼的思维方式。 当AI成为学习的“捷径”,孩子们却忘了,真正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依赖AI或许能暂时应付作业,却躲不过考试的检验,更逃不开未来生活的挑战——毕竟未来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找AI的人”,而是“能驾驭AI、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现在就养成“不想吃苦、只想走捷径”的习惯,等到需要自己独当一面时,恐怕连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你支持孩子用AI辅助学习吗?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AI,既不排斥也不依赖?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0
九九随写

九九随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