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市长、蒋介石的曾孙蒋万安直接把话撂下了!他当着媒体的面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

史之春 2025-11-08 17:22:23

台北市市长、蒋介石的曾孙蒋万安直接把话撂下了!他当着媒体的面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可能去选下一任国民党主席。想当年蒋经国走了之后,蒋家在台湾政坛就慢慢没那么显眼了,到了第四代,蒋友柏、蒋友青这些人都躲着政治走,就只有蒋万安接了他爸蒋孝严的“政治活儿”。   想当年蒋经国走后蒋家之所以慢慢淡出政坛,其实是好几层原因凑到一块儿了。当时蒋经国自己就把路堵了,他在世时就明确说过不让蒋家人继承“总统”位置,所以他一去世,非蒋家人李登辉就接了班,蒋家那种“一人说了算”的时代直接就结束了。   再往后台湾搞“解严”,各种政党都能出来活动,民进党还总拿“蒋家统治”说事儿,一会儿拆蒋家的铜像,一会儿改跟蒋家有关的地名,慢慢的,蒋家从“权力象征”变成了有些敏感的话题,想再像以前那样站在政治中心就难了。   更关键的是蒋家后代自身,蒋经国的几个儿子要么早逝,要么卷入争议,比如蒋孝勇,当年被政治风波折腾得够呛,后来干脆带着全家搬到加拿大,临走前还说“要和中国现代史打个休止符”,这等于给后代定了调——别沾政治。   也正因如此,蒋家第四代里,蒋友柏他们才躲着政治走。就说蒋友柏,他12岁就跟着爸爸蒋孝勇去了加拿大,以前在台湾时,出门有人跟着提书包,回家有人伺候,可到了国外,妈妈得学着自己做饭,他和弟弟还要收拾桌子,这种从云端跌下来的滋味让他打小就觉得“做蒋家人太麻烦”。   他爸爸蒋孝勇更是特意跟他说,千万别碰政治,当个清廉的政治家要么得有钱,不然最后得倾家荡产,还说就算开公司要懂点“政治观念”,也绝对不能当政治人物。后来蒋友柏回台湾搞设计、开公司,不管媒体怎么问,就是不沾政治边,其实都是听了爸爸的劝,怕再掉进当年的漩涡里。蒋友青他们也差不多,都觉得安安稳稳过普通人日子,比搅在政治里省心多了。   可蒋万安不一样,他能接爸爸蒋孝严的“政治活儿”,实在是家学渊源摆在那儿。他爸爸蒋孝严可是国民党的老臣,从“外交部长”做到“行政院副院长”,一辈子都在政坛里打转。更特别的是,蒋万安小时候还不姓蒋,跟着妈妈姓章,直到2005年爸爸认祖归宗改回蒋姓,他才从“章万安”变成“蒋万安”。   这种“认祖归宗”的经历,让他对蒋家身份更有认同感,他自己就说过“以身为蒋家人为荣”,还特别推崇蒋经国,说爷爷“清廉简朴、勤政爱民”。加上从小看着爸爸在政坛做事,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比蒋友柏他们更能接受政治这行。   而且当年蒋孝严在“立委”选举里以微弱差距输了,蒋万安后来参选不仅赢了,还稳住了蓝军的基本盘,被媒体说成“王子复仇记”,这更让他觉得接下爸爸的“政治活儿”是件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蒋万安为啥斩钉截铁说不选国民党主席,这跟他的家族背景和现实处境都扯着关系呢。最直接的就是,他现在当台北市长还没干满一届,2026年就要竞选连任,这会儿要是去掺和党主席选举,不仅分散精力干不好市长的活儿,还容易被人说“心太大”“不务正业”。   您想啊,老百姓选他当市长,是盼着他解决台北的交通、民生问题,要是天天泡在党内斗争里,政绩上不来,连任都悬,更别说以后的发展了。之前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时候,有候选人想拉他站台,他都特意避开,去台南考察酪农业也只谈公务,绝口不提选举,就是怕被卷进去淌浑水。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蒋家这层身份。虽然蒋万安自己以蒋家人为荣,但在政坛里,这身份可是把双刃剑。民进党这些年总爱拿“蒋家历史”做文章,要是他参选党主席,对方肯定会跳出来喊“蒋家要复辟”“国民党要回到威权时代”,这帽子一扣,不仅中间选民会反感,连国民党内部可能都有不同声音。   而且国民党内派系多,每次选主席都杀得刀刀见骨,蒋万安要是以“蒋家后代”的身份掺和进去,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赢了还好,输了不仅自己栽跟头,还得连累蒋家的名声。他爸爸蒋孝严当年就在党内选举里吃过亏,以不到1%的差距输了,这教训他肯定记在心里。   还有个隐形的考量,就是蒋家“远离政治”的前车之鉴。蒋孝勇当年就是被政治折腾得远走他乡,蒋友柏他们更是对政治敬而远之,这些都让蒋万安明白,政治这东西看着风光,实则风险重重。   他现在踏踏实实干好台北市长,靠政绩攒声望,比去当那个整天要平衡派系、应对攻击的党主席稳妥多了。而且他自己也说,现阶段要专注打造台北的宜居环境,这才是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儿。   说到底,蒋万安的选择既是给自己铺路,也是在维护蒋家的体面。接爸爸的“政治活儿”,是因为他有这份家族认同和成长环境;不选党主席,是因为他看清了现实的利弊和家族的教训。蒋家早就不是当年权倾一时的样子了,与其抱着“蒋家光环”硬闯,不如靠实实在在的做事站稳脚跟,这大概就是蒋万安心里最明白的道理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