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当大冤种?国际奥委会多次想让中国申办奥运会,可中国压根不买账。   国际奥

论史家 2025-11-07 15:59:07

把中国当大冤种?国际奥委会多次想让中国申办奥运会,可中国压根不买账。   国际奥委会这些年真是越来越主动,捧着奥运会主办权的邀约,四处找人接手,可愿意接招的城市越来越少。   曾经抢破头的香饽饽,如今成了不少国家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这时候他们就把目光一次次投向中国。   他们明里暗里发出邀约,甚至提出让几个大城市联合办赛的提议,说能省不少开支,可中国的态度一直明明白白,就是不接这个茬。   国际奥委会之所以死磕中国,说白了就是没别的更好选择,现在愿意主动申办奥运会的国家没几个,很多城市刚表达意向,就因为民众反对、财政压力大纷纷退出。   反观中国,2008年夏奥、2022年冬奥都办得漂漂亮亮,赛事组织、场馆建设、服务保障都让国际社会挑不出毛病,留下的场馆还能持续利用,不是那种办完就闲置的摆设。   加上中国市场大,能吸引足够的关注和商业赞助,这些都是国际奥委会看重的点。   新上任的主席考文垂刚履职就把访华提上日程,说白了就是想亲自来撺掇,希望中国能接手2036年奥运会,帮他们解燃眉之急。   毕竟现在能拿出足够实力、又有稳定环境的国家,确实不多见,中国自然就成了他们眼里的最优解。   可中国不接招,根本不是没能力,而是看得太透彻,算得太明白。首先办奥运的经济账就不划算。   以前觉得办奥运能带动旅游、提升城市形象,可现在来看,更多是烧钱的买卖。   不少国家办完奥运就背上巨额债务,场馆维护、基建投入都是天文数字,最后要么让民众买单,要么让场馆闲置浪费。   现在的中国,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民生改善、科技创新、乡村发展,哪一项都比办一场短期盛会来得实在。   那些有实力的大城市,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划,要么搞科创中心,要么搞区域协同,没人愿意把几百亿砸在一场只热闹十几天的活动上。   而且中国早就不需要靠奥运来证明自己了,以前办奥运,是想让世界了解中国,打破刻板印象,让大家看到东方古国的崛起。   现在不一样了,空间站在太空运行,新能源汽车跑遍全球,国际展会办得风生水起,这些实打实的成就,比任何开幕式的盛大场面都更有说服力。   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是靠一场赛事堆出来的,而是靠硬实力说话。现在的中国,不需要用奥运金牌数量、赛事规模来彰显地位,实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名片。   更关键的是,奥运会早就不是纯粹的体育盛会了,规则制定被西方主导,项目设置明显偏向欧美传统强项,那些在东方有庞大群众基础的项目,想进入奥运大家庭难如登天。   利益分配也不公平,国际奥委会把转播权、顶级赞助这些最赚钱的部分牢牢攥在手里,东道主承担了大部分成本,却只能分到一点点收益。   更让人不齿的是双重标准,同样是涉及国际争端,有的国家能正常参赛,有的国家运动员却被剥夺国旗国歌,甚至被禁赛。   这种把体育当政治工具、搞规则霸权的做法,早就让奥运会变了味。   中国的拒绝不是背离奥林匹克精神,而是看透了当前奥运的乱象,不愿陪着玩这种既不公平又不划算的游戏。   现在的中国,有足够的底气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不会为了所谓的国际声望,去做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国际奥委会如果真的想让奥运会回归正轨,不是忙着找大国接盘,而是该好好反思自己的问题,改掉双重标准,重新制定公平的规则,让赛事回归体育本质,让东道主和参赛国真正受益。   真正的大国自信,是不被外界的期待绑架,不做没必要的牺牲,只选对自己、对民众最有利的路。

0 阅读:62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