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打架,俄罗斯也遭殃!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俄罗斯也很头疼! 特朗普上台后关税大棒挥得更狠,对中国电动车、半导体下死手,搞得供应链乱成一锅粥。中国自然不干,2025年4月4日就宣布对部分稀土元素和磁体实施出口限制,算是回敬一箭。到了10月9日,商务部连发几份公告,第61号、第62号、第57号啥的,直接把中重稀土物项、技术和设备全管起来,包括钕、镝这些关键玩意儿,还加了许可证审查。这套组合拳直戳美国痛点,高科技产业离不开这些,芯片厂、汽车厂立马叫苦。结果呢,美国企业像英特尔、特斯拉的供应商链条延误,价格蹿升20%以上。西方媒体天天嚷嚷中国在“武器化”稀土,但事实是中国这是在维护自家产业安全,顺带推动全球供应链多元化。10月30日,中美高层碰头后,中国同意暂停部分管制一年,给大家喘口气,但核心限制还在,影响远没消停。 俄罗斯本该是看热闹的那个,毕竟自家后院有托姆托尔矿床和科拉半岛的储量,1200万吨探明储量排世界前列。可问题是,俄罗斯的稀土产业老毛病犯了:挖是能挖,但精炼加工一塌糊涂。国内就仨加工厂,技术老旧,只能产出纯度不到95%的粗货,高端的钕铁硼磁体啥的全靠进口。过去好几年,俄罗斯的套路简单粗暴:把原矿低价卖给中国,中国冶炼提纯后,高价卖回成品。诺里尔斯克镍业这家巨头就是典型,托姆托尔矿的精矿大半流向中国,经加工后再买回来用在自家项目上。2024年上半年,这条路子还顺溜,出口量稳稳的。但中国管制落地后,初级产品配额砍了15%,俄罗斯精矿出口量直降23%,价格反倒涨了18%。这等于堵了俄罗斯的财路,仓库堆满矿石,出不去卖不掉,企业现金流一下子紧巴巴。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的关键项目直接中枪。拿北极LNG项目来说,这可是普京的能源王牌,旨在把北极天然气液化出口到亚洲,缓解西方制裁压力。项目需要海量稀土永磁电机驱动压缩机啥的,以前全靠中国供货,高纯度磁体到货快准狠。现在呢,交货期拉长到仨月,高纯型号还进了管制清单,现场施工队只能干瞪眼。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公开抱怨,原计划2025年自给自足的稀土目标,至少得推三年。军工那边也一样,苏-57战斗机量产卡在航电系统上,这些系统离不开高纯稀土合金,供应链一断,测试数据不稳,交付推迟几个月。俄罗斯军方本就因为西方制裁缺零件,现在又多这条稀土线,生产节奏全乱套。话说回来,这不是中国针对俄罗斯,而是俄罗斯自己产业链太单薄,躺平依赖单一来源,格局一变就露馅儿。 俄罗斯这头疼不是一天炼成的,早年苏联解体后,经济转型乱糟糟,矿业投资跟不上,偏远矿区基础设施差,雅库特冬天零下50度,电力水管半年用不了,产能利用率才40%。加之西方制裁,SWIFT系统都进不去,找欧美合作纯属白搭。诺里尔斯克镍业就把托姆托尔矿20%股权给了中国北方稀土,换来冶炼技术和配额,这事儿国内政客骂翻天,觉得主权丢了。第二条自力更生,砸钱搞研发基础设施,2025年政府拨15亿美元升级托姆托尔电力,但短期见效慢,矿工们还在冻土里刨,产能爬坡得几年。 说到诺里尔斯克镍业,这家企业是俄罗斯稀土的顶梁柱,CEO弗拉基米尔·波塔宁掌舵多年,从90年代私有化浪潮起家,靠并购攒下镍钯铜帝国。2025年3月,他公开说要推稀土勘探,寻求外国技术支持,到10月14日跟普京会晤时,汇报公司已覆盖俄罗斯大部分稀土需求,但环境恶劣,价格下滑,运营压力山大。俄罗斯整体上,2025年稀土进口从中国降了,但自产粗矿堆着,加工瓶颈解不开。全球看,中国管制后,缅甸、美国、马来西亚对华出口都减了,唯独俄罗斯稀土对华进口反增273%,这说明大家还得绕着中国转。 中国不光管出口,还推“共建产业链”,早前就邀俄罗斯一起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可俄罗斯顾虑主权,拖着不签,现在被动挨打,只能怪战略短视。欧美那边也急眼,投资建厂降依赖,但短期复制不了中国99.999%纯度技术,全链条生态。俄罗斯的教训摆这儿:卖资源躺赚的日子早过时了,得补课加工和研发,不然大国博弈中总被误伤。话说,全球化时代,谁也别想独善其身,中国这管控是为战略安全和产业升级,俄罗斯与其埋怨,不如低头合作,提升技术。 总的,2025年这波中美稀土拉锯,俄罗斯的意外卷入挺典型。管制从4月起步,10月升级,影响层层放大,中国精准反制美国,俄罗斯被动补锅。未来呢,中国推升级,俄罗斯求合作,全球链条重塑中,大家都得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