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贸易断裂,巴西方面提出无理要求! 说白了,就是巴西坚持要对中方非织布行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不顾巴西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只是盲目的针对中国进行制裁,这一点就是鼠目寸光。 这事儿有多离谱? 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 10 月底突然发公告,要对中国、埃及和以色列的非织布发起反倾销调查,看似针对多国,实则枪口明摆着对准中国。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非织布生产和出口国,2024 年出口量就有 142.8 万吨,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巴西正是中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每年要从中国买走约 12 万吨非织布,占中国出口量的 8.5%。 更关键的是,被调查的产品可不是什么冷门工业件,从 7 克 / 平方米的口罩内层布,到宝宝纸尿裤里的亲水布,再到装修用的防潮布、汽车内饰的阻燃布,全在名单里,23 个税号几乎把日常民用和工业制造的相关品类全囊括了,根本没法绕开。 巴西嘴上说保护本土产业,可实际情况压根站不住脚。他们说本土企业受了冲击,可今年前 9 个月巴西无纺布企业开工率降到 65%,比去年降了 12 个百分点,还有 3 家小厂停产,这锅真甩不到中国头上。 中国非织布出口价格这些年一直很稳定,每千克普遍不到 1.5 美元,价格实在是因为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从聚丙烯原料到纺粘技术再到成品加工,成本控制得好,这是实打实的产业优势,跟所谓的 “倾销” 八竿子打不着。 巴西自己工业效率低、成本高,不去想办法提升竞争力,反倒怪中国产品太实惠,这就像自己跑不快,还非要把前面的人拽住,哪有这样的道理? 更让人看不惯的是,这事儿明摆着是报复,根本不是什么正常的贸易调查。 巴西国内行业协会 4 月份就提交了申请,偏偏拖到 10 月底才公布,刚好赶在中国企业暂停 180 万吨巴西大豆订单之后,时间点巧合得过分。 为啥暂停大豆订单?还不是巴西粮商太贪心,仗着中国每年从他们那儿买 1.1 亿吨大豆(占中国进口量近 60%),就集体抬价,害得中国油厂每吨亏损超过 200 元,实在忍无可忍才用市场规则维权。可巴西不敢在大豆上硬碰硬,毕竟大豆占他们农产品出口的 35%,中国又是最大买家,就挑了非织布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品类下手,想施压又怕把关系搞僵,这种小家子气的报复手段,简直是自欺欺人。 最可怜的还是巴西老百姓,平白无故要为这荒唐决定买单。巴西最大的纸尿裤品牌 “派乐” 40% 的原料都来自中国,调查一宣布,立马就得找印度供应商当备胎,生怕断货影响生产。 要是真像巴西拟议的那样,征收每千克 0.69 到 4.81 美元的反倾销税,中国非织布的成本直接涨两倍多,根本没法在巴西市场立足。到时候本土产能又补不上缺口,纸尿裤、口罩这些刚需品要么涨价,要么缺货,普通人家买东西要多花钱,低收入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更讽刺的是,巴西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 这些年中国一直对巴西农产品敞开大门,2024 年中巴贸易总额超过 1700 亿美元,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玉米、牛肉、铁矿石不计其数,巴西都成了中国第一大农产品供应国了。 关键是中国对巴西一直很克制,就算有人质疑巴西农产品 “低价倾销”,也从没发起过反倾销调查,反倒让巴西靠着对华出口赚了大把外汇,光是 2024 年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就超过 800 亿美元。 可巴西倒好,拿了好处还不满足,稍微不顺心就用贸易调查撒气,这哪是合作伙伴该有的样子? 再说这调查对巴西产业的伤害,简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表面上帮了本土无纺布企业,可下游的口罩厂、纸尿裤厂、汽车内饰厂全得遭殃。 这些企业早就习惯了用中国非织布,质量稳定还便宜,一旦断供,要么花高价找替代货源,要么就得减产,最后要么倒闭要么涨价,倒霉的还是巴西工人和消费者。 而且中国非织布的技术优势摆在那儿,在医疗防护这些高端领域,巴西本土产品根本跟不上,真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巴西的公共卫生安全都得受影响。 巴西真该好好算算这笔账,别被短期利益蒙了眼。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最稳定的供应链,失去中国非织布的支撑,巴西下游产业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通胀压力会越来越大,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难。 更别说中巴合作的盘子多大,从能源到基建,从科技到农业,哪一样离得开互信?就为了这点小事搞贸易摩擦,把好好的合作氛围搞僵,值当吗? 现在中国已经启动了应对机制,不仅要通过世贸组织维权,还开始对巴西纸浆、鸡肉搞反倾销复审,这不是要跟巴西对着干,而是不想让贸易保护主义坏了规矩。 参考 2022 年巴西 PVC 案的结局,最后大概率还是巴西找台阶下,搞个 “象征性税率” 收场,毕竟他们也知道,真把中国惹急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说到底,巴西这波操作就是鼠目寸光,既不顾本国民生,也不懂贸易规矩,更伤了中巴的合作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