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噩梦!中国“袖箭”导弹震惊全球,3万元一发重量不足4公斤,仅有黄瓜大小的微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06 10:20:42

美军的噩梦!中国“袖箭”导弹震惊全球,3万元一发重量不足4公斤,仅有黄瓜大小的微型导弹竟能打穿坦克,美军天价武器恐怕要慌了!   2022年俄乌冲突刚爆发那会儿,乌军手里的美国“标枪”导弹那叫一个风光。视频里俄军装甲集群往前冲,一枚“标枪”飞过去,坦克立马起火爆炸,残骸冒着黑烟瘫在原地,“坦克杀手”的名声就这么传遍了全网。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这反坦克武器就得是这个样子,威力够大、精度够高,至于价格,好像没人太在意——毕竟在战场上,能保命能破敌的武器,贵点也理所当然。   可谁能想到,几年后中国拿出的一款微型导弹,直接把“天价武器才有大威力”的逻辑给颠覆了,这就是被军迷叫做“袖箭”的QN-202,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玩意儿才卖3万元人民币一发。   先琢磨琢磨3万元在战场上能干点啥?要是买高精度步枪子弹,撑死了也就半箱;买套单兵急救包倒是够了,可也就只能救个人。但中国军工给出的答案是:一发能打穿装甲的导弹。   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个头,也就一根黄瓜那么长,直径才40毫米,单枚导弹重量不到3.5公斤,就算加上配套的发射器和装满6枚导弹的背包,整套系统全重也才不到10公斤。   要知道,美军那套“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光导弹就有15.9公斤,整套下来22.3公斤,得两个士兵抬着走,遇上复杂地形能累得喘不过气。俄罗斯的“短号”更夸张,不带三脚架都有27公斤,单兵想扛着转移阵地简直是天方夜谭。   2018年珠海航展上,“袖箭”第一次公开亮相就惊到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来自中东的军火商。当时展台上摆着的步枪型发射器和六联导弹背包,看着就跟普通士兵的装备没两样,讲解员说一名士兵最多能携带6枚导弹,现场不少人都凑上去掂量了一下,发现真跟背个普通背包差不多轻松。   要知道咱们以前的98式重型反坦克火箭筒,光发射筒就快10公斤了,4枚火箭弹扛着得两个人费劲巴力地搬,对比之下“袖箭”的便携性简直是降维打击。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当时还专门写了篇报道,说这玩意儿是“移动杀手”,尤其适合巷战这种复杂环境。   别以为它个头小就没威力,“袖箭”的本事可不小。它的射程能到2公里,采用红外制导模式,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士兵用激光目标指示器锁定目标后,按下发射按钮就能立马转移阵地。   根本不用像美国“长矛”导弹那样,还得专人拿着激光照射器一直照着目标,生怕导弹飞偏了,那样很容易暴露自己被敌人盯上。而且它的命中率相当靠谱,对静态和移动目标的综合命中率能达到80%,就算是时速61公里狂奔的装甲车,或者低空飞行的无人机,都能精准命中。   说到打坦克,这里得说句实在话,“袖箭”的破甲厚度大概是80毫米均质装甲钢,要是想正面硬刚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肯定不现实,那些地方的装甲厚度动辄几百毫米。   但战场上坦克不是铁板一块,侧面、后面、顶部这些地方的装甲都比较薄弱,尤其是顶部的反应装甲覆盖率低,“袖箭”打这些部位绰绰有余。   俄乌战场上就有不少例子,乌军即使用“标枪”,也很少正面攻击俄军坦克,大多是打侧面和后面。更重要的是,“袖箭”的主要目标本来就是轻型装甲车、火力点和狙击手,对付这些目标简直是手到擒来,战斗部威力相当于两枚手雷,杀伤半径能到6米,躲在工事里的敌人也别想幸免。   最让美军坐不住的,还是“袖箭”的价格。现在美军的“标枪”导弹,一枚就得21.6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50多万,够买50枚“袖箭”了。   美国“刺针”防空导弹更离谱,从1991年的2.5万美元涨到现在40万美元,翻了16倍。美军打仗向来靠火力碾压,可这种碾压是靠砸钱堆出来的,打一枚“标枪”的钱,中国能打出一个排的“袖箭”饱和攻击。   在巷战里,美军一个战斗小组可能就带两发“标枪”,打完就得撤,而装备“袖箭”的小组,一人带6枚,能连续打击多个目标,性价比高下立判。   其实“袖箭”的定位特别清晰,就是给单兵和小分队增强火力,尤其是在中东那些战乱地区,很多士兵没经过系统训练,太复杂的武器玩不转,“袖箭”这种简单易操作、便宜还耐用的装备,正好戳中了他们的需求。   现在美军也开始着急了,他们搞的“长矛”导弹虽然也走轻型化路线,但性能差了不少,不仅需要持续激光照射,威力还不如“袖箭”,价格却不便宜。更关键的是,“袖箭”这种“白菜价大威力”的思路,戳中了美军天价武器体系的命门。   美军习惯了用昂贵的装备形成技术优势,可一旦遇到“袖箭”这种性价比拉满的装备,他们要么花更多的钱去研发类似产品,要么就得接受对手用更少的钱形成火力压制。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