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 俄罗斯的“王牌”武器来了! 俄罗斯总统于2025年11月5日授勋于“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研发团队,并称这两款武器是“王牌”,是确保俄罗斯“未来安全与战略平衡”头号法宝。 显然,这两款武器刚刚完成实战化测试,俄罗斯如此高调授勋,显然是向西方发出的警告信号,同时也是安抚国内民众的 宣传。 两款核动力武器虽强化了俄罗斯的非对称威慑能力,但其“核反应堆+实战部署”的组合,本质上是将“核安全风险”纳入战略博弈筹码。 2019年的事故已证明其技术缺陷,而“混在民航航线”“模拟货船噪音”的隐蔽战术,更是打破了民用与军事领域的安全边界,可能引发误判风险升级,最终反噬自身安全环境。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在10月21日测试中飞行了1.4万公里,滞空了15个小时,特意避开北约防空区,低空飞行,混在民航航线中,使用了各种机动方式。 按俄方说法,“海燕”导弹可以不依靠预先设定的航线飞往任何目标,“海燕”携带的核弹头可以确保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报复打击。 “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在10月29日测试中发射,成功穿越数千公里深海,模拟了民用货船的航行噪音,隐蔽接近目标,发射了其200兆吨核弹头。 俄方宣称,如果波塞冬引爆200兆吨核弹头,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俄方宣传波塞冬具有巨大民用价值,但西方分析认为,波塞冬是常规军力消耗太大、无法与之抗衡的情况下,急于依赖的“黑科技武器”。 这两款“王牌”武器最致命的缺陷是,都携带有核反应堆,在航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核泄漏。 之后,俄罗斯军方也不敢大规模部署这两款武器。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常规军力方面不断提升,在于对这两款武器的警惕与防范。 现在,这两款武器完成实战化测试,俄罗斯迫不及待地高调宣传,与其在常规军力消耗太大、又受到经济制裁,在这两方面寻求突破有关。 俄罗斯这两款新武器,看着是威慑利器,其实风险不小。2019年“海燕”出过事故,核反应堆这东西万一出事就是大麻烦,而且它们还往民用航线、货船附近凑,很容易出误会。 高调宣传这些武器,感觉也是没办法,常规军力和经济都吃紧,才想靠“黑科技”撑场面。 现在看着热闹,却不敢真大量部署,时间长了,这威慑力怕是要打折扣,还可能引得其他国家跟着搞,反而让大家更没安全感。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