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电信诈骗窝点 13名日本人被当地警方逮捕 据日媒11月5日报道,柬埔寨东南部与越南接壤的巴韦特市一处特殊诈骗窝点于4日被查处,当地执法部门当场拘捕了13名日本人。 据日本驻柬大使馆透露,现场除日本人外,还有台湾地区民众、菲律宾人及越南人等,被捕总人数超过50人。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获大量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目前正以涉嫌参与特殊诈骗为由展开调查。 日本大使馆表示“将与当地部门合作妥善处置”。 柬埔寨今年5月曾在另一诈骗窝点逮捕29名日本人,后由爱知县警方押解回国。近期日本公民因涉案被查的案件持续增加。 上述日媒报道的情况,正是近期柬埔寨警方采取了一次突击行动,捣毁了一个位于柴桢省巴域市的电信诈骗窝点,其中有13名日本人被拘押。这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已发生多起日本人参与电信诈骗的案件。 日方回应 日本官房副长官佐藤启在11月5日的记者会上证实了13名日本人在柬埔寨因电诈被拘押,但以“案件正在调查中”为由未透露细节,并表示日本驻柬埔寨使馆将与当地当局合作妥善处理。 根据共同社的报道,自2022年左右起,东南亚地区就接连发生日本人参与电信诈骗的案件。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犯罪团伙国际化: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犯罪团伙参与其中,组织化程度高。 据点外移趋势:由于日本国内持续加大对诈骗集团的打击力度,部分犯罪团伙从2015年前后开始将据点转移至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当地环境因素:对房地产和博彩业投资的增加,使得犯罪团伙趁机涌入柬埔寨,导致当地治安状况恶化,成为电诈等犯罪活动的窝点。 这次行动是柬埔寨政府大规模反诈行动的一部分: 专项打击:柬埔寨首相洪玛耐于2025年7月14日启动了全国性的"清剿网络诈骗"专项行动。 成果显著:根据《柬中时报》的数据,自6月27日至10月14日的110天内,柬埔寨在全国18个省市开展了92次联合执法行动,累计逮捕了约3455名涉案嫌疑人,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 从以往破获的类似案件来看,这些诈骗团伙的运作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 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通常冒充警察等公职人员给日本国内的居民打电话。 "话术师"角色:被招募的日本人大多在窝点内充当"话术师",直接与受害者通话实施诈骗。 严密管理制度:团伙内部存在类似"业绩考核"的竞争机制,对诈骗金额进行记录和排名。 中国籍管理者:在一些案件中,中国籍人员可能担任管理者角色。例如,在之前29名日本人被捕的案件中,一对居住在日本的中国籍夫妇涉嫌在窝点进行指示和翻译。 根据过往案例和当前情况,这13名日本人的处理方式可能有以下几种: 遣返回国受审:参考2025年8月29名在柬埔寨涉电诈的日本人被爱知县警方押解回国的先例,这批嫌疑人很可能被遣返回日本,接受日本法律的审判。 国际合作调查:日本警方可能会与柬埔寨方面合作,深入调查该团伙的组织结构、资金流向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国际关联。 扩大搜查范围:由于柬埔寨警方对巴域市其他疑似窝点的搜查仍在继续,不排除有更多涉案人员被捕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