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记者不幸的消息传来,记者节前夕,54岁的郴州日报社编委黄华,在办公室完成最后

托托谈世界 2025-11-05 18:34:07

善待记者

不幸的消息传来,记者节前夕,54岁的郴州日报社编委黄华,在办公室完成最后一篇稿件的三审工作后,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

这位资深媒体人,将33年青春奉献给新闻事业,最终倒在了她坚守半生的编辑台前。

我一直说,记者这个行当,是“鬼的工作、人的现实、神的职责”。没有一个记者,能超越自己所生活的时代。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分裂。记者也越来越难当。每个人都有“良心”,但“良心”是不是“民心”?有没有“私心”?这当中的分寸,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

记者昼伏夜出,追逐时效,在截稿线的刀锋上起舞;而作为凡人,要面对房贷医疗、年龄焦虑,却要时刻保持超然客观;更要以近乎神性的责任感,为时代记录真相,为弱者点燃微光。

这种职业分裂感,让无数新闻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黄华案头那盏常年亮着的台灯,照见的是整个群体用健康置换新闻理想的无奈现实。

但令人动容的是,仍有无数“黄华们”在坚持。这份职业给不了富贵荣华,却依然有很多人,选择用笔杆撑起社会的良知。

媒体形态剧烈变革的今天,记者面临的挑战早已超越身体损耗。算法流量挤压专业空间,碎片信息消解深度思考,但是,总有人选择逆流而上。这份坚守,源于对“记者”二字的敬畏——它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历史底稿的书写者。

世事潮涌,总要保留几分自由而无用。所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道义”二字,就是记者的初心。

记者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基因。某种程度上,依旧相信自己是“无冕之王”的记者,是可爱可敬的。

所以朋友们,请善待你身边的记者。记者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善待记者,记者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湖南一女记者办公室突发疾病离世记者节晏秋秋

0 阅读:15
托托谈世界

托托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