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签订贸易协议100天了,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当时说,特朗普对欧盟征收15%的关税是她“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7月底和特朗普敲定协议时,还特意强调这是顶住压力后的妥协胜利,可短短三个多月过去,德国媒体的抱怨声就快盖过布鲁塞尔的赞歌,关税带来的疼已经实实在在传到了德国经济的神经末梢。 谁都没想到反噬来得这么快。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9日公布的数摆得清清楚楚,8月对美出口额直接跌到109亿欧元,这是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一下掉了20.1%,环比还再降2.5%,算下来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下滑了。 要知道美国曾是德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2024年还牢牢坐着第一把交椅,可现在这份成绩单直接给德国外贸泼了盆冷水。批发和外贸协会主席迪尔克・扬杜拉说得实在,美国关税就是罪魁祸首,那些德国最拿得出手的汽车、机械、化工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需求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最先扛不住的是汽车行业。虽说协议把美国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的关税从27.5%降到了15%,但冯德莱恩压根没提,这税率比原来的2.5%翻了六倍之多。 汽车可是德国对美贸易顺差的顶梁柱,2025年第一季度光汽车及零部件就贡献了78亿欧元顺差,其中燃油车26亿、电动车16亿,现在这部分收益正跟着关税往下跌。 德国车企早就算过账,一辆出口到美国的宝马X5,光关税成本就比三年前多了近万美元,要么自己吞掉利润要么涨价,可涨价后在美国市场根本拼不过本土车企,只能看着订单流失。 更糟的是商用车、巴士和零部件还要被额外加税,等于在本就沉重的负担上又压了块石头。 比汽车行业更焦虑的是德国机械制造企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10月底直接发声明骂街,说这份贸易协议“毫无价值”,简直是给行业埋了颗定时炸弹。 8月美国刚扩大了一轮钢铝关税的适用范围,已经波及到40%的德国对美机械出口,联合会主席卡夫拉特急得直跺脚,说要是12月美国真把200种机械产品纳入关税清单,征收50%甚至200%的惩罚性关税,德国56%的对美机械出口都得遭殃,从机床到工程机械几乎无一幸免。 更讽刺的是,卡夫拉特戳破了美国的谎言——欧洲机械在美国武器系统、半导体这些“国家安全关键领域”根本缺不了,加税最后坑的是美国自己的供应链。可再有理也没用,德国机械出口今年以来一路下滑,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跑掉。 医药化工这个曾经的亮点行业也没能幸免。第一季度德国医药及类似产品对美顺差还高达42亿欧元,美国是这品类最大的顺差来源国,远超荷兰的9亿欧元。 但关税的余波很快就传了过来,扬杜拉明确提到化工产品需求在减少,不少企业反映美国客户开始转买本土替代品,哪怕质量差点也不愿承担额外关税成本。 冯德莱恩当初拍着胸脯说15%是“最好结果”,无非是怕特朗普把关税怼回27.5%,可她没算清楚,从2.5%跳到15%这道鸿沟,德国经济根本跨不过去。 现在德国经济界总算看清了,这哪是什么“胜利”,分明是饮鸩止渴。慕尼黑伊弗经济研究所的沃尔拉贝直言,出口行业的复苏影子都没见着,宏观经济与经济周期研究所的杜利恩更直接,说以后别指望靠出口拉动德国经济走出低谷了。 更让德国难受的是,对中国出口5.4%的环比增长,根本填不上对美出口的窟窿。美国曾经是德国最稳的贸易靠山,现在却成了最大的拖累,甚至连“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都丢了。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已经急着呼吁重谈协议,可特朗普政府根本没搭理,毕竟主动权攥在美国手里。 协议生效100天,冯德莱恩的“最好结果”成了德国企业的“最差处境”。汽车、机械、化工这三大支柱产业被关税勒得喘不过气,出口数据月月难看,企业利润直线下滑。 这还只是开始,12月的关税扩围要是真落地,德国经济只会更难受。冯德莱恩当初的妥协,说到底是拿德国企业的利益换来了一时的“和平”,可这和平背后,是德国经济实实在在的流血牺牲,那些此起彼伏的抱怨声,不过是被伤透了的企业最真实的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