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韩国与中方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已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维持在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并且经双方同意后可以展期。 这桩事不光是账面上的互换数字,背后是人民币走出去的那套路径在铺,外贸场景里对美元的依赖往下一格,企业对企业谈单子,用本币就能把账结上,不用绕一圈再去换汇,省下的是时间和手续费,流程少几步,账期也紧凑一点,资金周转更跟手。 往回看一眼,2008年第一次拉起互换的时候就1800亿元,后面几回续着加着,盘子越做越大,现在到4000亿元,时间轴拉直了能看到那条往上的线,背后是配合更顺,政策工具用起来也更熟。 央行这边点到深化货币金融合作,贸易跑得更顺畅,韩国企业接中方订单,结算路径更短,中方企业去采货,账一对就能走,跨境电商的结算选项里多出本币一栏,后台对着汇率看,波动小一截,做预算的人心里有尺。 消费者能摸到的一点变化也在那儿,买韩国的化妆品和电子产品,价签里少进一些汇兑和避险的成本,商家侧算出来的节省摊到促销上,页面给到的价格更直白,付款的时候能看见那一行本币金额。 金融安全网那头就厚了一层,外部不确定多的时候,手里多一个阀门去管住流动性,市场短期抖一抖,两边可以把这把工具掏出来顶一下,把波动吃掉一部分,像在系统上加了道锁,稳住情绪也稳住资金面。 从1800亿走到4000亿,不只是一串数字换位置,十七年过去,两边的互信更实在,合作的场景更宽,人民币往外走的路径更清楚,落在贸易和金融的细枝末节里,一点一点能看见变化落地。

								
漫威
但凡随便拿个图片就胡编乱造的一律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