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边上的蒙古又干了件让外界咋舌的事,他们放着身边的邻居不管,反倒主动往北约那边凑,又是签协议又是搞军演,动静大得连网友都忍不住吐槽这是想干啥。 今年 9 月的动作最密集,蒙古刚跟美国开完防务会议,敲定了联合军演、军事培训和武器采购的细节,转头就派人去华盛顿参加北约峰会,还跟英国联手搞起了网络安全培训。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早在 2021 年就在离中国边境不到 200 公里的地方,建了个北约支持的网络安全中心,北约技术人员常年驻扎在那儿,说是提升防御能力,可这选址和配置,怎么看都透着不一般的意味。 军事上的互动更是持续了十几年。从 2003 年开始,蒙古每年都跟美国搞 “可汗探索” 联合军演,最初还只是民防救援性质,后来直接升级成实弹演习,2024 年的演习更是有十几个国家参与,美军在蒙古的五丘训练中心跟蒙古部队一起模拟维和任务。 不光如此,蒙古还曾派 1200 多名军人参加伊拉克 “自由行动”,派 72 人参与科索沃行动,甚至派 150 人去阿富汗支持北约反恐,成了第 45 个向阿富汗派兵的国家,跟北约的绑定早就超出了普通合作范畴。 可谁都清楚,蒙古的日子根本离不开中俄。经济上,86% 的出口商品都销往中国,2023 年光煤炭出口就赚了 84.3 亿美元,占 GDP 三成多,铜矿出口更是九成流向中国;能源上 90% 依赖俄罗斯进口,连日常用电都得靠俄罗斯的电力输送。 之前蒙古想开通直飞美国的航班,谈了二十年都没成,最后还是让步铁路项目,才换得俄罗斯开放领空,这地理上的桎梏,哪是靠外交表态就能打破的。 更有意思的是,蒙古宪法明明白白写着 “不与任何军事集团结盟”,法律上就堵死了加入北约的可能,就算真有这心思,中俄也绝不会答应 —— 俄罗斯一直把蒙古视作 “后院”,中国则握着蒙古经济的命脉,“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还得穿蒙古境内 935 公里,这种深度绑定下,蒙古根本没资本彻底倒向西方。 俄罗斯专家安德烈・古宾就曾提醒,蒙古国内年轻人占比超六成,容易受西方舆论影响,要是政治动荡,最先受冲击的就是中俄在当地的投资项目。 其实这背后是蒙古喊了几十年的 “第三邻国” 战略。从 1990 年代就开始拉拢美、日、韩这些非邻国,想靠多元外交平衡中俄影响,把地缘劣势变成筹码。 2023 年蒙古总理访韩时,还想把釜山港打造成贸易枢纽,试图绕开中俄寻找新通道,可现实是西方市场消化能力有限,货物出境终究绕不开中俄的领土,运费成本直接翻倍,根本不划算。 2025 年 9 月中俄刚签完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的法律备忘录,这条年供气 50 亿立方米的管道要穿蒙古戈壁直达中国,蒙古作为过境国能拿到稳定收益,这种实打实的合作,远比西方的口头承诺实在。 现在蒙古一边跟北约热络,一边又不敢得罪中俄,2012 年跟北约签合作伙伴协议后,转头就强调不会影响中蒙关系,说白了就是在钢丝上找平衡。 网友的吐槽也不是没道理,放着身边的 “衣食父母” 不过,硬往远隔重洋的北约凑,看似热闹的外交动作,终究得落地到现实利益上。 蒙古自己也该清楚,西方给的安全承诺再动听,也没法替代中俄给的经济饭碗和能源保障,这场 “远亲不如近邻” 的现实考题,恐怕还得慢慢琢磨。 信息来源:今日头条 “四季轮回之趣”:《蒙古国,一边与美国及北约的安全合作,一边依赖中国和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