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特有意思的事儿,《清史》为啥这么难修? 不是因为离得远,恰恰是离得太近

儒雅面条 2025-11-02 03:35:34

我跟你说个特有意思的事儿,《清史》为啥这么难修? 不是因为离得远,恰恰是离得太近了。 近到什么程度?近到你写的每一个字,国外都可能有一份“参考答案”在那儿搁着。 想当年,大清修《明史》,那帮翰林院的大学士们,笔杆子一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朱家人也没了,旁证也稀稀拉拉,就算有点春秋笔法,谁还能从坟里爬出来跟你较真? 现在轮到我们修《清史》了,好家伙,那可完全是两码事。 你这边刚写完一段,那边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就拿着当年的日记、档案、回忆录过来了:“哎,不对啊,我们这儿记的跟你们不一样啊?” 你尴尬不尴尬? 但你以为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对对史料就完了? 天真了。 这背后最要命的,是怎么“定义”它。 你站在什么立场上,用什么眼光去看那三百年?是阶级叙事?还是民族融合?还是大一统的延续?每一种史观,写出来的东西都会天差地别。 每一个字,都像在走钢丝。底下全是眼睛,全是立场,全是感情。 这已经不是在写史了,这是在给我们这个民族,找一个安放我们复杂、辉煌又屈辱的近代记忆的姿态。 太难了。 但也太重要了。

0 阅读:203
儒雅面条

儒雅面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