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部分支持“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 这句话有其合理性,它强调了共情和对个体经历的尊重。没有亲身经历过他人的痛苦、创伤和艰难处境,确实很难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和心境,此时轻易劝他人善良、宽容、大度,可能会让受害者感到自己的痛苦不被理解,甚至造成二次伤害。比如一个人被朋友背叛,遭受了巨大的情感打击,这时若有人没经历过类似事情就劝他“别计较了,原谅吧”,这种劝导往往是无力且不恰当的。 然而,这句话也不能被绝对化。如果将其奉为圭臬,可能会导致“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阻碍社会的善意传播和道德建设。当看到有人遭受不公时,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也可以基于理性判断和对道德的坚守站出来发声、劝导,很多公益事业和社会运动就是因此得以推动。而且,正确的劝善方式和时机很重要,比如先倾听、共情,在对方情绪稳定后,引导他为了自己的内心平静而选择善,这也是一种合理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