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发帖叫板了,说已经和情报部门敲定了目标,很快

士气沉沉 2025-11-01 12:00:18

10月31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发帖叫板了,说已经和情报部门敲定了目标,很快就要远程打击俄罗斯!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在猜,他哪来的底气? 先看两边的底气。乌克兰这边不是瞎喊,10月23号刚用无人机炸了俄境内的炼油厂和弹药库,战火都烧到俄腹地了。他们手上已经有美国给的ATACMS导弹,射程超300公里 ,现在还盯着能打2500公里的“战斧”,要是拿到手,连莫斯科都能摸到。 俄罗斯那边嘴硬得很,说“战斧”改变不了战局,只会害了美俄关系。可嘴上硬,行动却诚实,毕竟自家炼油厂、弹药库被炸,损失真不小。 要理解这份底气,就得看看乌克兰近期的动作。这并非空穴来风的叫嚣,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实际行动之上的。 就在10月23号,乌克兰的无人机长驱直入,精准打击了俄罗斯腹地下诺夫哥罗德和梁赞地区的炼油厂,以及坦波夫地区的一个大型弹药库。 这些地点距离乌克兰边境都有数百公里之遥,意味着乌克兰的打击能力已经不再是局限于边境地区的骚扰,而是真正具备了深入敌方纵深、破坏其战争潜力的实力。 炼油厂的火光和弹药库的爆炸声,无疑是泽连斯基最有力的“开场白”。手上的牌也不止于此,美国提供的ATACMS导弹早已投入使用,其超过300公里的射程已经让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目标时刻处于威胁之下。 但这显然还不够,乌克兰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那便是射程高达2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一旦这种武器到手,莫斯科将不再是遥远的安全后方,而是直接暴露在打击范围之内的目标。 面对乌克兰日益增长的威胁和索要更多先进武器的呼声,俄罗斯方面的回应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强硬的姿态。 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和外交部官员纷纷表态,称即便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也无法改变战场的最终走向,只会彻底摧毁美俄之间本已脆弱的关系,让局势滑向不可控的深渊。 然而,嘴上的强硬终究掩盖不了行动上的诚实。炼油厂被炸后,俄罗斯国内的部分炼油产能确实受到了影响,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弹药库的损失更是直接关系到前线部队的补给。这种实实在在的痛处,远比外交辞令更能反映俄罗斯的真实处境。 他们一边公开宣称不屑一顾,一边却不得不加强国内重要设施的防空部署,这种矛盾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那么,泽连斯基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高调宣布即将发动远程打击,其背后的心思就显得格外耐人寻味。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多重博弈。 一方面,连续成功的远程袭击让乌克兰尝到了甜头,他们看到了将战火烧到俄罗斯本土所能带来的巨大战略价值,这不仅能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更能对俄罗斯社会造成心理压力,自然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另一方面,这番话更像是说给远在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听的。这就像一场高风险的“催货”,泽连斯基通过展示自己使用现有武器取得的成效,向美国证明乌克兰有能力、有决心将更先进的武器用在刀刃上,从而推动美国下定决心,跨越那道提供“战斧”导弹的红线。这既是向盟友展示决心,也是在向他们施加压力。 更深层次看,泽连斯基的这番表态,也是在对整个战局进行一次心理重塑。随着冬季的临近,地面行动可能会因为泥泞和严寒而放缓,战争的重心往往会转向能源基础设施和后勤补给线的打击。 此时宣布将扩大远程打击范围,无疑是在告诉俄罗斯,乌克兰不会在冬季陷入被动,而是会以攻对攻,让俄罗斯后方也不得安宁。 这既是鼓舞国内士气,让乌克兰人民看到胜利的希望,也是在向欧洲伙伴传递信息,即乌克兰有能力对俄罗斯构成实质性威胁,继续支持乌克兰是值得的。 这场围绕远程打击能力的较量,已经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对抗,更是一场关乎意志、耐心和战略智慧的漫长拉锯。 泽连斯基的这次喊话,究竟会成为撬动局势的关键杠杆,还是会引发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未来的走向,恐怕比任何人的预测都要复杂。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