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中国大豆采购重磅宣布! 暂停800万吨巴西大豆订单,转身在48小时内与阿根廷签下130万吨合同。 巴西那边半年里每吨从580涨到650,比加税后的美豆多出66美元,买家这边按下暂停,12月和明年1月的船期直接撤单。 底气不在嘴上,在仓里,中储粮手里有4500万吨,按全国用量去算,半年的需求托得住。 巴西涨价这一茬,正碰上国内早就铺开的多源供应,节奏没乱,手法更换不需要多说。 暂停巴西这边的单子,手从阿根廷伸过去,阿根廷把出口税一撤,中国买家就把130万吨低价单接了,比巴西每吨便宜200美元,到港时间卡在11月,缺口位子刚好补上。 全球豆子的棋盘铺着,手上的步法要灵,切源切得干脆,价格走一边,供应不断档。 视线挪到美国,仓里压着4200万吨没走掉的豆子,销售季过了一半多,节骨眼没抓住,国内这会儿重新打开美国大豆的进口口子,短期供给能缓一口气,谈价的时候手里多一张选择。 外面看是价格和船期,里面是产业链的安排和节奏,买的是豆子,留的是主动。 国内这边技术替代往前推,杂粕上来顶着,能把豆粕用量替掉到15%,低蛋白饲粮落地,奶牛那头豆粕的消耗能压掉三成。 超市货架上的油,餐桌上的肉蛋奶,线头都拽在这条供应链上,中国一年用豆子将近1.2亿吨,进口占比八成多,定价权不想落在别人手里。 从单一路线走到多点分布,网络越织越密,作为进口大国,该有的稳劲和安排拉得住。 手里有货,外面有选项,里面有技术,价格有空间,市场就稳。晒图笔记大赛

 
									 
									 
									 
									 
									 
									 
									 
									 
								
狂风
便宜200美元是多钱???
用户17xxx60
巴西是金砖国,怎么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