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涨价环节梳理(附股)市场舆情储能/固态:阳光电源10月28日在与投资者电话

诸相聊商业 2025-10-30 21:49:02

锂电池涨价环节梳理(附股)

市场舆情

储能/固态:阳光电源10月28日在与投资者电话交流时表示,预计今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130GWh左右,明年在150GWh—200GWh之间进一步增长。此外GGII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将介于500 - 550GWh之间,2026年更是在此基础上同比增长35%,达到700GWh。(常铝股份、通润装备、和展能源、普路通、同力日升等)

锂电:自9月中旬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开启快速上行通道,最近更是出现了跳跃式上涨。截至10月27日,国产六氟磷酸锂现货均价报97500元/吨,价格区间95000~100000元/吨,单日上涨4500元/吨,涨幅显著。(石大胜华、天际股份、永兴材料、江特电机、西藏城投等)

业绩:三季报披露末期,部分业绩超预期个股受到资金关注。(南山控股、奥美医疗、鹏辉能源、同方股份、博杰股份等)

02

行业梳理

自9月中旬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开启快速上行通道,最近更是出现了跳跃式上涨。截至10月27日,国产六氟磷酸锂现货均价报97500元/吨,价格区间95000~100000元/吨,单日上涨4500元/吨,涨幅显著。随着六氟磷酸锂持续的涨价,资金对锂电明年业绩拐点预期明确,最近除了六氟磷酸锂外,正极、负极、电解液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今天梳理下锂电池各个环节的相关概念股

锂电池涨价的核心驱动来自上游资源稀缺性与中游材料供需紧张,涨价压力沿产业链向下游传导。以下从涨价环节、驱动因素及相关概念股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上游资源环节:锂、钴、镍等核心金属(涨价“源头”)

1.锂资源(最核心涨价环节)

•涨价驱动:

锂是锂电池的“核心元素”(碳酸锂/氢氧化锂占电池成本约20%-30%)。全球锂资源分布集中(澳洲锂矿占40%、南美盐湖占30%),开发周期长(3-5年),而新能源汽车/储能需求爆发(2020-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CAGR超40%),导致供需错配,2021-2022年碳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暴涨至60万元/吨(2023年回落至15-20万元/吨,2024年因需求回暖再度波动)。

•相关概念股:

•锂矿开采:天齐锂业(控股澳洲格林布什锂矿,全球最大硬岩锂矿)、赣锋锂业(拥有澳洲Marion、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等多资源布局)、融捷股份(四川甲基卡锂矿)。

•盐湖提锂:盐湖股份(青海察尔汗盐湖,国内最大盐湖提锂产能)、藏格矿业(青海茫崖盐湖)、蓝科锂业(参股,依托盐湖股份资源)。

•锂云母提锂:江特电机(江西宜春锂云母矿,国内最大云母提锂企业)、永兴材料(锂云母制碳酸锂)。

2.钴、镍(三元电池关键辅材)

•涨价驱动:

高镍三元电池(NCM811/NCA)依赖钴、镍提升能量密度。钴资源集中于刚果(金)(占全球70%),易受地缘政治及运输限制;镍虽全球储量丰富,但高纯度硫酸镍(电池级)供应偏紧。2021-2022年钴价从30万元/吨涨至60万元/吨,镍价因印尼出口限制一度冲高。

•相关概念股:

•钴资源:华友钴业(全球钴业龙头,布局刚果(金)矿山+印尼镍项目)、寒锐钴业(刚果(金)钴矿+冶炼)。

•镍资源:盛屯矿业(印尼红土镍矿+高冰镍产能)、格林美(镍资源回收+前驱体)。

二、中游材料环节:正极、电解液等(成本传导“主力”)

1.正极材料(对锂价最敏感)

•涨价驱动:

正极材料占电池成本约40%,其中磷酸铁锂(LFP)、三元锂(NCM)均需大量碳酸锂/氢氧化锂。锂价上涨时,正极企业通过提价向下游(电池厂)转嫁成本。例如,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价格从3万元/吨涨至16万元/吨(碳酸锂涨价推动)。

•相关概念股:

•磷酸铁锂:德方纳米(磷酸铁锂龙头,液相法技术领先)、湖南裕能(宁德时代/比亚迪核心供应商)。

•三元正极:容百科技(高镍三元龙头,NCM811市占率第一)、当升科技(高镍三元+海外客户为主)。

2.电解液(锂盐成本占比高)

•涨价驱动:

电解液占电池成本约10%-15%,核心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需消耗碳酸锂(1吨六氟需0.3吨碳酸锂)。锂价上涨时,六氟磷酸锂价格同步飙升(2022年从20万元/吨涨至60万元/吨),推动电解液涨价。

•相关概念股:

•电解液总成:天赐材料(全球电解液龙头,自供六氟磷酸锂)、新宙邦(电解液+氟化工协同)。

•六氟磷酸锂:多氟多(国内六氟龙头,布局LiFSI新型锂盐)、永太科技(六氟+电解液添加剂)。

3.负极、隔膜(间接受益)

•负极:石墨负极成本受石油焦、针状焦(依赖煤/石油副产品)价格影响,锂电需求爆发时石墨化加工费(占负极成本30%)可能上涨。

•概念股:璞泰来(负极+石墨化一体化龙头)、杉杉股份(负极+正极双布局)。

•隔膜:湿法隔膜依赖进口设备(如日本制钢所),产能扩张周期长,供需紧张时可能提价。

•概念股:恩捷股份(全球隔膜龙头,市占率超30%)、星源材质(湿法隔膜第二梯队)。

三、涨价逻辑的“当前变化”与未来趋势

•短期(2024年):锂价因产能释放(澳洲矿复产、非洲锂矿投产)回落至15-20万元/吨,上游资源涨价压力缓解;但高镍三元、新型锂盐(LiFSI)因技术壁垒仍可能结构性涨价。

•长期:电池回收(2025年后回收锂占比或超20%)、钠离子电池(替代部分低能量密度场景)将平抑资源涨价波动,但高端材料(如超高镍三元、固态电解质)仍有涨价潜力。

总结

锂电池涨价的核心环节是上游锂/钴/镍资源(驱动源)和中游正极/电解液材料(传导主力)。相关概念股需重点关注资源自给率高、技术壁垒强的企业(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德方纳米、天赐材料),以及具备成本传导能力的龙头(如容百科技、恩捷股份)。投资时需跟踪资源供需、技术迭代及政策(如电池回收规范)变化。

0 阅读:0
诸相聊商业

诸相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