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尔盖·科列茨基28日表示,为了

南琴聊文化 2025-10-30 15:56:37

10月29日,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尔盖·科列茨基28日表示,为了平稳度过今年秋冬供暖季,乌克兰需要额外进口超过40亿立方米天然气。 这则消息一出,让原本就紧张的乌克兰能源局势更添焦虑,40亿立方米可不是个小数目,背后藏着的是这个国家在寒冬来临前的生存难题。 这笔额外进口预计要花19亿美元,而之所以突然有这么大的缺口,核心原因就是俄军持续的空袭,自10月以来,乌克兰的天然气设施已经遭遇了7次袭击,波尔塔瓦州的关键设施被打得严重受损,直接导致本土天然气产能暴跌。 现在乌克兰国内的产量,只能满足冬季需求的三分之一,原本40%到50%的进口依赖度,一下子被逼到了近乎100%的绝境。 对乌克兰来说,当下的压力是双重的,一方面要凑齐19亿美元的买气钱,另一方面还得不断花钱修复被炸毁的能源设施。 虽然德国追加了6000万欧元援助,欧盟也批了5亿欧元专项贷款,但这些钱面对庞大的缺口,实在是杯水车薪。 更让人无奈的是,找气源的过程处处是坎。 现在乌克兰68.2%的进口天然气都来自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可这些气追根溯源其实是俄罗斯的,价格还比现货市场贵了30%,相当于乌克兰不得不花高价买“对手”的能源过冬,想想都让人觉得讽刺。 想找其他渠道补缺口也没那么容易。之前占进口总量15%的阿塞拜疆供应,9月底就断了;欧盟承诺给的10亿立方米,至今只交付了3亿;土耳其溪等主要管道早就满负荷运行,根本挤不出多余运力。 虽然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已经开始运抵,首批到了1亿立方米,但对于40亿立方米的缺口来说,这点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更麻烦的是,还有个看不见的“隐形成本”,因为俄罗斯天然气不再过境乌克兰。 乌克兰失去了维持管网压力必需的“技术气”,这意味着他们还得额外买20到30亿立方米天然气,就为了让敖德萨等偏远地区能正常通气,这无疑让能源短缺的问题雪上加霜。 其实乌克兰政府早有准备,之前已经储备了132亿立方米天然气,本以为能撑过冬天,可架不住俄军袭击的烈度超出预期,这些储备现在也显得不够用了。 危机已经传到了普通民众身上,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轮流停电,基辅的居民怕冬天没暖气,都在提前抢购电暖器。 而另一边,维修工人们冒着炮火抢修,就盼着能在11月前恢复波尔塔瓦设施八成的产能,为过冬多争取一点底气。 40亿立方米的缺口,看似是个能源数字,实则是乌克兰面临的一场综合性生存考验。 从被炸毁的设施到凑不齐的资金,从绕不开的俄罗斯气源到处处受限的进口渠道,再到普通民众对寒冬的担忧,每一环都揪着心。 这场过冬之战,既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支持,也需要乌克兰自身的坚韧抗争,但不得不说,这注定是一场代价沉重、充满不确定性的持久战。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南琴聊文化

南琴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