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毛岸英,领袖儿子的不朽牺牲!金正恩75年后的致敬】
青山寂寂,松柏苍苍,一座烈士陵园静静伫立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土地上。
陵园里,安息着134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其中,包括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金正恩:参谒烈士陵园
鸭绿江畔硝烟散,烈士陵园松柏青。
在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240级石阶默默见证着一段用鲜血铸就的中朝友谊。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于2025年10月24日,参谒了位于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向烈士们表示崇高敬意。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朝鲜人民军仪仗队整齐列队,中朝两国国歌先后奏响。
以金正恩名义并分别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名义敬献的花篮,摆放在烈士塔前。
金正恩肃立默哀,悼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随后,专门凭吊了毛岸英烈士墓并献花,表示敬意。
桧仓陵园:中朝友谊的永恒象征
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不是普通的纪念场所,它承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
这座陵园位于平壤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一个150米高的山腰上,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
这里,曾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
陵园于1954年开始兴建,1957年正式建成,是朝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志愿军烈士陵园。
陵园设计依山而建,层次分明。由下至上共分三层景观,每一层均以塑像、碑文、浮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形象。
最令人动容的是从大门至陵园第一层的240级台阶。它象征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浴血奋战的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毛岸英:领袖儿子的不朽牺牲
在金正恩此次凭吊中,一个特殊的烈士墓备受关注——那就是毛岸英烈士之墓。
毛岸英,作为毛泽东主席的长子,他的人生轨迹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相连。1922年10月24日生于长沙,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
他在苏联学习期间曾加入苏联共产党,并于1946年回国后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50年,毛岸英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
他在志愿军总部担任翻译和秘书。然而,入朝仅一个多月,1950年11月25日,他在美军飞机轰炸下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关于毛岸英的安葬地,曾有人建议运回国内安葬。但彭德怀司令员在给周恩来总理的电报中提出:“我意即埋在朝北,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
毛泽东主席对于毛岸英安葬在朝鲜的态度,极为关键。
当志愿军司令部就毛岸英安葬事宜请示中央时,毛泽东主席毫不犹豫地表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主席赞同彭德怀同志提出的将毛岸英与所有志愿军烈士一同安葬在朝鲜的建议。
这一决定,既展现了他不以领袖身份搞特殊的平等观念,也体现了他对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的珍视。
于是,毛岸英与其他十几万志愿军烈士一样,长眠于他们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土地,成为中朝友谊的永恒象征。
毛主席的鲜明态度,体现了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崇高国际主义情怀与原则立场。
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
金正恩此次参谒活动,是中朝友谊世代相传的生动体现。
朝中社在报道中深情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用鲜血支援我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发挥国际主义精神和兄弟友谊。他们的面容作为朝中友谊的宝贵象征珍藏在两国人民的心中。”
在朝鲜人民心中,志愿军的牺牲奉献从未被遗忘。不管岁月流逝、世代交替,朝鲜人民永世不忘中国人民优秀儿女挥洒的鲜血和不灭功绩。
这种以鲜血凝成的友谊,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75年后的回望:伟大精神历久弥新
75年过去了,抗美援朝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这场战争是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的,是当时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及其纠集的所谓“联合国军”。
然而,英雄的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彻底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震撼了国际社会,重塑了当时的国际格局。
为新中国的经济、国防等各项建设事业创造了相对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而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那段浴血荣光,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依然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特殊时刻,朝鲜《劳动新闻》发表了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功伟绩将与朝中友谊一起永放光芒》的纪念文章。
文章指出:“朝中友谊是在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浴血斗争中,以同志情谊和鲜血结成的,是牢不可破的。”
今天,中朝两国人民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奋斗目标,让中朝友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深化发展。
在桧仓烈士陵园,每个墓旁都种有一株当年从中国移植的东北黑松。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黑松已长得高大挺拔,如同中朝友谊一样,历经风雨而长青不衰。
正如朝鲜《劳动新闻》所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光辉事迹、崇高灵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同朝中友谊一起永垂不朽!”
当金正恩将花篮敬献于毛岸英墓前,他敬献的不仅是对一位烈士的缅怀,更是对一段用鲜血凝成的兄弟情谊的崇高致敬!
(来源: 冯站长之家 原创: 冯站长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