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一众欧盟领导人的面,马克龙撂下狠话:“中国再不放开稀土出口管制,欧盟忍无可忍

不吃药的五块 2025-10-28 11:38:28

当着一众欧盟领导人的面,马克龙撂下狠话:“中国再不放开稀土出口管制,欧盟忍无可忍,就该启动‘核选项’了。” 自2023年底《反胁迫工具法案》(ACI)生效以来,尽管欧盟将其称为“核选项”,但这项法案始终未被真正启动。 实际上,这项工具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的威慑力,尤其是在当前围绕中国稀土管制的紧张局势下,ACI的潜力暴露出欧盟在法律、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深刻困境。 ACI的制度设计本身,就限制了其实际使用的可能性,该法案启动的门槛非常高,欧盟必须获得至少15个成员国的同意,这些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占到欧盟的65%。 在欧盟这样一个多元化的联盟中,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外交立场和国内政治压力,要统一意见谈何容易。 更为关键的是,启动ACI需要满足一个非常严格的前提条件:必须证明对方的行为构成“经济胁迫”。 例如,中国针对稀土的管制,根本不符合“经济胁迫”的定义。 这使得欧盟即使想要采取行动,理论上的法律基础就已经站不住脚,而即便勉强启动反制措施,欧盟也需要确保反制行动与对方行为“相称”,这一点大大限制了其应对的空间。 另外,整个法案的启动程序也相当繁琐,进一步削弱了其威慑力,从成员国提出请求到欧盟委员会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再到各成员国投票表决,整个过程不仅冗长,而且强制要求与对方进行谈判。 这种复杂的程序,本质上为外交斡旋留出了时间,实质上起到的是避免直接冲突的“刹车”作用,而不是快速响应的能力。 假如欧盟能够突破这些法律障碍,经济上的制约将更为严峻,启动ACI可能意味着欧盟自毁经济基础,要知道,欧盟对中国的依赖非常严重。 欧盟高达92%的稀土来自中国,这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高技术产业,以德国为例,稀土短缺可能导致汽车生产线停摆,宝马、大众等车企的电池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稀土。 如果供应链中断,德国经济可能面临巨大的产值损失,甚至可能危及数百万个工作岗位。 欧盟现有的几家非中国背景的精炼厂,在重稀土处理能力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欧洲的电动车成本将大幅上升,几乎摧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法国内部的一些政治人物如总统马克龙,公开主张使用该法案,但这一立场更多是出于国内需要,想试图借此提升法国在欧盟中的领导地位。 但法国自己也在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尤其是标致汽车的核心稀土材料,更重要的是,德国、波兰等国的态度并不一致,德国的庞大对华贸易和企业界的压力,使其不可能轻易支持任何冒险行为。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由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可能投出反对票,而匈牙利、希腊等国则因从中国获得投资而不愿卷入对抗。 最终,欧盟委员会并未启动反制措施,这种“谁都想表态,谁都不愿负责”的局面,进一步凸显了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分裂。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马克龙急得跳脚:真没招,欧盟就对中国启动“核选项”)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不吃药的五块

不吃药的五块

旧曲重听记忆闪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