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每年315我们都去关心它,老百姓吃的都很担心,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不

外向圆月 2025-10-28 08:53:23

食品安全每年 315 我们都去关心它,老百姓吃的都很担心,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给我们东西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我觉得很纳闷,每年 315 曝光那么多单位,好像永远每年都有这么多,感觉管理单位一点办法都没有,有时候我疑惑别的地方为什么食品给老百姓那么放心,用得安心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借鉴人家,以前很多人到别地方买东西还挨骂不支持国货,因为他们都担心了,不敢用,但我相信我们肯定有办法把这个市场管理好,总有一天我们会放心安心的用东西。 我们小区的张阿姨,孙子刚满周岁,之前一直托人从国外带奶粉,小区里有人看见就说她 “崇洋媚外,不支持国货”,张阿姨每次都红着脸解释,不是不想支持,是前年她给孙子买过某牌子国产奶粉,喝了没几天孩子就拉肚子,去医院查说是奶粉里的营养成分不达标,后来找商家退,商家还推三阻四,最后还是打了 12315 才解决。从那以后,她就不敢再随便买国产奶粉了,宁愿多花点钱托人从国外带。 不光是奶粉,去年我邻居李哥买的酱菜也出了问题。他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了一瓶咸菜,吃着觉得味道不对,有点发苦,后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发现已经过期半个月了。去找超市,超市说不是他们的问题,是厂家贴错了标签,让他找厂家,厂家又说货已经卖出去了,不管售后。李哥气不过,打了市场监管局的电话,等了三天才有人过来查,最后也只是让超市把过期的酱菜下架,没给什么实质性的处理,李哥说以后再也不在那家超市买东西了。 那段时间,小区里的人都在说食品安全的事,有人说不如去国外定居,至少吃的放心,有人说干脆自己种菜自己做,省得担心。我也跟着犯愁,每天去菜市场买菜,都要拿着手机查哪个牌子的菜没被曝光过,买肉的时候反复看检疫章,生怕买到问题肉。 直到今年年初,事情突然有了变化。我们区的市场监管局换了新的负责人,第一件事就是搞 “食品溯源”,要求所有超市、菜市场的商家,都要把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检测报告贴在显眼的地方,还弄了个小程序,扫一下包装上的码就能看到这些信息。刚开始还有商家不配合,觉得麻烦,结果监管局的人天天上门查,不达标就停业整顿,有一家卖卤味的店,因为没公示检疫报告,直接被关了一个星期,重新开业的时候,所有的检测报告都贴得整整齐齐,还主动让顾客扫码查。 最让我觉得解气的是上个月的事。有个住户在小区附近的面包店买了个奶油蛋糕,吃着觉得奶油有怪味,怀疑是过期奶油,就拍了照片发到小区群里,还打了监管局的举报电话。没想到这次不到一个小时,监管局的人就来了,还带着检测仪器,当场就把面包店里的奶油取样检测,同时打开手机直播,让小区里的人都能看到检查过程。结果查出来,店里确实用了过期三天的奶油,监管局的人当场就没收了所有过期原料,还对面包店罚款五万,要求他们停业整改,整改完还要公示半个月的原料采购记录,接受大家监督。 那天小区群里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看直播,有人说 “这次动真格了”,有人说 “终于不用怕买到过期东西了”。张阿姨还在群里说,她看监管局公示的国产奶粉检测报告,有几个牌子的指标比国外的还高,她已经托人打听,准备给孙子换国产奶粉了。 现在我们小区门口的超市,每天都有人拿着手机扫码查食品信息,商家也不敢再耍小聪明,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被举报,监管局很快就会来。上个月我还在超市看到之前卖过期酱菜的那家,现在不仅所有食品都标着新鲜日期,还专门设了个 “检测公示栏”,每天的检测结果都写在上面。 我现在买东西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了,去菜市场买青菜,能看到菜农的名字和种植基地的照片;买牛奶,扫码就能看到奶牛场的饲养记录;就连买瓶酱油,都能查到酿造的时间和用的原料。有时候我还会跟朋友说,以前总羡慕别的地方食品放心,现在咱们自己的市场也越来越规范了,那些骂别人不支持国货的人,也该看看现在的国货有多靠谱。 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不用再等 315 曝光问题食品了,因为日常的监管就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里。到时候,大家买东西不用再查来查去,不用再担心吃到过期或者不合格的产品,不用再托人从国外带东西,因为我们自己的市场里,全是让人放心的好东西。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了

0 阅读:3
外向圆月

外向圆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