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对外宣布了 10月26日,乌克兰方面宣布:10月25日基辅遭到俄罗斯军队使用弹道导弹袭击,基辅一家大型制药企业仓库和办公楼面积29000平方米,毁于一旦。 乌方初步估算,此次袭击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 除了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此次袭击对乌克兰的医疗供应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9000 平方米是多大?差不多四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堆满了青霉素、化疗药这些保命的药,还有老人常吃的降压药、孩子退烧用的退烧药,原本能撑足足半年的用量,一夜之间全烧成了灰烬。 消防队员扑了整整一夜火,最后只能看着扭曲成麻花的钢架叹气,地面上连个完整的药盒都找不到,空气中全是烧焦的药味和粉尘,清理的时候还得小心翼翼防着药品容器泄漏,怕造成二次污染,这哪是清理废墟,分明是收拾百姓的绝望。 1 亿美元的损失说出来只是个数字,但对现在的乌克兰来说,这简直是剜心的疼。要知道冲突这么久,乌克兰的经济已经萎缩了三成,老百姓买药 88% 都得自己掏钱,国家本来就没多少余钱补贴医疗。 这 1 亿里,不光是毁了的建筑和设备,更包括了停产断供后连锁的损失 —— 多少药厂员工要失业,多少医院要断药,这些账根本算不清。 就像有人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现在连装粮食的柜子都让人砸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最让人揪心的不是钱没了,是药没了。这家药企是基辅医药供应链的心脏,周边几十万民众的基础药和急救药全靠它中转配送。 现在仓库没了,连锁反应立马就出来了。有肿瘤病人的家属在网上哭着说,本来预约好的化疗手术突然停了,医生说抗癌药库存告急,找遍了全城的药店都没有替代药,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等药。 还有些老人,吃了十几年的降压药、降糖药突然断了货,去诊所问,医生只能给开些疗效没保障的替代药,老人家不敢吃又不得不吃,整天担心自己的身体扛不住。 这可不是第一次了,自从 2022 年冲突开始,世卫组织都记着账呢,到 2024 年 8 月,乌克兰已经有 1940 次医疗设施遭袭击的记录,这是全球人道主义危机里最多的一次。 之前马里乌波尔的妇产医院被炸,那么多孕妇和新生儿无处可去;扎波罗热一个小镇的产科病房被导弹击中,刚出生的宝宝没了性命。 这些不是遥远的新闻,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悲剧。2024 年才过去七个多月,就有 34 个人因为医疗设施遭袭死了,229 人受伤,比前两年加起来还多,连救护车每年都要被毁掉 200 辆,医生护士出门救人都得冒着生命危险。 现在乌克兰卫生部急得没办法,只能赶紧向波兰、斯洛伐克买 60 万盒抗生素,可进口药比本土的贵两成,本来就紧张的医疗经费更不够用了。 更要命的是,这药不是今天买明天就能到,等药运过来的这段时间,那些急着用药的人怎么办? 离这家药企才 8 公里的基辅儿童医院,爆炸的冲击波把窗户都震碎了,孩子们吓得直哭,就医秩序乱成一团,医生既要安抚孩子,又要担心药品库存,简直焦头烂额。 俄方说打的是国防工业和能源设施,但谁都清楚,制药厂是纯民用设施,仓库里装的是救死扶伤的药,不是武器弹药。英国驻乌大使说得对,这就是对平民的恐怖袭击,摧毁药品仓库和剥夺民众的生存权没两样。 泽连斯基说过去一周俄军发射了 1200 多架无人机和 50 多枚导弹,这些武器砸向的不是战场,是老百姓的生活根基。 想想那些需要长期服药的老人,他们可能本来就因为冲突和家人失散了,现在连药都没了;想想那些身患癌症的病人,他们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和病魔斗争,却因为没药只能放弃。 想想那些年幼的孩子,小小的身体要承受疾病和爆炸的双重恐惧。这哪里是战争该有的样子?战争再残酷,也不该拿平民的生命健康当靶子。 现在废墟还在清理,药品还在调配,但有些损失是补不回来的。被毁的仓库可以重建,花掉的钱可以再挣,但那些因为缺药耽误治疗的生命,那些被恐惧笼罩的童年,那些老人脸上的绝望,这些怎么弥补?这场袭击炸碎的不只是一栋建筑,更是乌克兰百姓对安稳生活的期盼,是他们活下去的底气。 真的希望这样的悲剧能早点结束,毕竟不管是谁,都该有在和平环境里安心吃药治病的权利,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容不得半点践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