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必须强大?有一个常识性的冷知识:小国才有投降的权利。大国要么获胜,要么亡国灭种。因为你的人口太多,文化太久,向心凝聚力太强,只要你这个国家和文明还存在,他们就睡不好觉。大毛已经做出来榜样。都已经惨成这样了,西方也不敢一刻放松。 如果一个人口过亿、文明五千年的大国一旦示弱,会不会直接被拆骨入腹?这不是科幻,而是历史反复上演的铁律。外来势力盯着你那股深厚的凝聚力,睡不着觉,总想掐灭火苗。俄罗斯的例子摆在那儿,挨了三年制裁还得硬扛,中国从鸦片炮舰到芯片围堵,我们一步步走来,答案呼之欲出:强大不是选择,是活下去的唯一路。 一八四零年那场鸦片战争,清政府积贫积弱,英国舰队直捣珠江口,逼得朝廷签下南京条约。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这份不平等协议敲定,香港岛割让出去,还赔白银两千一百万两,相当于清廷一年多财政收入。老百姓日子更苦,税赋加码,沿海商贸断绝。广州郊外三元里事件就是火药桶,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当地乡民起来抵抗英军入侵,英方虽损失不大,但这事儿暴露了弱国无外交的尴尬。列强尝到甜头,从此把中国当砧板上的肉,随意切块。 转眼五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堵住北洋水师。一九月十七日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北洋舰队八艘主力舰沉没,清军损失惨重。日军登陆辽东,十一月二十一日攻陷旅顺港,制造血腥屠杀,两万多平民遇难,只剩三十六人收尸。这场惨案震惊世界,却换不来清廷的警醒。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马关条约签字,李鸿章代表清方让出台湾和澎湖,赔款两亿三千万两,吞掉三年国库。梁启超当时就喊,敌寇随时可来,列强果然瓜分狂潮,德国占山东,俄国染指东北,连意大利都想插一脚。大国落到这步田地,不是挨打就是被分尸。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也没松口气。一九五零年,美国军舰封锁台湾海峡,联合国部队推进朝鲜半岛。鸭绿江边,志愿军入朝作战,长津湖战役打响。那是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第九兵团第九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围堵美陆战一师和陆军第七师。志愿军付出数万伤亡,推进战线,冻伤战士保持战斗姿势的冰雕成了永恒见证。这仗没争地盘,却争来骨气,告诉世界,中国人站起来了。 面对封锁,自力更生成了主旋律。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罗布泊戈壁响起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量两万吨TNT,打破核垄断。从那起,两弹一星工程加速,一九六六年七月战略导弹部队组建,科研工作者在风沙中攻关,铸就国防盾牌。这不光是技术突破,更是民族脊梁的挺直。苏联专家撤走后,我们靠自己啃下硬骨头,导弹氢弹相继成功,东方巨龙有了利爪。 如今,这道理还管用。大国体量大,人口十三亿,文化根脉从良渚玉琮到兵马俑,标准化弩机甩欧洲中世纪几条街。这种凝聚力,让外方总觉得威胁在侧。俄罗斯的例子最直白,二零二二年二月起,乌克兰冲突拖到二零二四年,西方制裁层层加码,外汇储备缩水四成,能源管道闲置,石油出口靠影子船队。可俄罗斯经济二零二三年就反弹,GDP增长三点六%,失业率四点三%,卢布稳住阵脚。即便这样,西方十二月又推新制裁,冻结资产上千亿欧元,就是怕它喘过气来卷土重来。 中国也一样,美国二零二四年四月禁售H20芯片,把中国列第三级,英伟达市场丢八成,认列五十五亿美元损失。二零二四年十二月,新规瞄准先进制程,十四纳米以下逻辑芯片进口受限。华为5G被围堵,大疆无人机市场遭限,孔子学院找茬不断。可我们不慌,自强有底气。空间站二零二一年组装运行,绕地球转圈;量子计算机攻关突破,华为麒麟芯片自主;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电池技术全掌握,二零二四年出口超四百万辆,卖到全球角落。爷爷辈穿件的确良知足,爸妈辈黑白电视进家富裕,现在年轻人国产手机刷5G,开电动车上高速。这些变化,靠核潜艇下水、高铁组网、特高压输电撑腰。 鸦片战争时,英国炮舰横行长江;甲午年,炮弹都造不出。现在,航母编队南海巡航,空间站太空运行。从三元里抵抗到长津湖冰雪,长津湖到两弹一星,再到芯片攻坚,中国人早明白,强大是为守住饭碗,护住五千年根脉。不是称霸,是在乱世中安稳过日子,不看人脸色,不怕卡脖子。 俄罗斯那事儿提醒我们,大国路窄,得一步步走实。十三亿人拧一股绳,谁见了都得掂量。西方规则玩不转了,他们急眼卡脖子,我们就埋头苦干,创新驱动,产业链稳扎稳打。民族复兴脚步稳,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