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一个国家不能无视他国主权实施侵犯行为。中国和俄罗斯应该在联合国授权下,汇

史鉴奇谈 2025-10-27 15:08:41

巴西总统一个国家不能无视他国主权实施侵犯行为。中国和俄罗斯应该在联合国授权下,汇合南美友好国家,组成联合舰队,在加勒比海以及南美东西海岸巡航,应对突发事件,保护在南美的国家利益,避免南美受美国的侵略,保证南美和平发展。欧美推崇的丛林法则就是实力说话,强权世界就是如此,你的也是我的。弱国不但无外交亦无主权。关键是,地球里没有人能确定那些是毒贩!从头到尾都是老美自己说的,不算!   美国对拉美的控制,那是由来已久了。1823年“门罗主义”一出,所谓“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听起来挺冠冕堂皇,实际上慢慢变成了“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两百年来,美国把这个地区当成自家“后院”,干涉内政甚至直接动武的例子数不胜数。光是武装入侵就干过好多回,比如1989年直接打进巴拿马把人家的政府给推翻了。   美国在2008年还重建了第四舰队,目的就是加强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这种把邻居当小弟的心态,拉美国家早就受够了。   所以现在拉美国家联合自强的意愿特别强。2023年1月,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开会通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就是大家想抱团发展,反对外来干涉。   同年5月,南美洲所有12个国家的领导人也聚在一起,签了《巴西利亚共识》,也是要加强区域合作,想办法减少美国的控制。   巴西总统卢拉说得特别硬气:“巴西的民主与主权不容谈判”,而且“巴西绝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后院”。这话很有代表性,说明大家都不想再被随意拿捏了。   中国、俄罗斯和南美国家之间,其实已经有一些联合行动的先例,特别是在海上安全合作方面。   这为更大规模的联合巡航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经验。像2023年2月,中国、俄罗斯和南非三国海军就在南非附近海域举行了第二次海上联合演习,代号“Mosi”,重点就是练怎么维护航运安全和应对海上威胁。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当时就讲,这种合作能展示大家携手应对海上挑战、共同维护海上安全的意志。   中俄两国之间的军事协作也在深化。根据2025年的中俄联合声明,双方明确说要“扩大联合军事演习活动规模和范围,定期组织海上、空中联合巡航”。   这说明这种联合巡航在政策和意愿层面已经打通了。俄罗斯在运用战略力量显示存在感方面经验老到,它的战略轰炸机经常进行远程巡航,作为一种战略威慑手段。   中国海军更是通过十几年在亚丁湾的护航行动,积累了丰富的远海长期部署、国际合作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经验。把这些长处结合起来,放到南美的海域,理论上完全可行。   真要搞联合舰队,肯定不能像美国那样耀武扬威。得换个思路,核心应该是基于联合国框架,真正尊重地区国家的主权,目的是共同维护安全,而不是搞势力范围。   联合国授权是关键,这能让行动有合法的外衣,避免被说成是单边干预。然后要拉上南美的友好国家一起干,比如巴西、阿根廷这些有地区影响力的大国。   舰队任务可以聚焦在大家都关心的事情上,比如打击跨国犯罪、保护海上贸易线、搞人道主义救援和灾害应对。这样就不是来争霸的,而是实打实来提供公共产品的。   但这事想起来挺美,做起来难点也不少。首当其冲就是美国肯定会极力反对,它会想尽办法阻挠。南美国家内部对邀请域外大国来巡航的看法可能也不完全一致,需要细致的外交工作去协调。   联合指挥、情报共享、后勤保障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也非常复杂,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不过,看看现实情况,这种合作的需求又很迫切。   美国动不动就给别人扣帽子,说谁是毒贩,然后自己就动手去搞人家。这种“我说了算”的霸道做法,让很多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建立一个有广泛参与、基于规则的联合安全机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说到底,这个提议的核心是想挑战那种弱肉强食的旧规则。它想试试看,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在国家不分大小强弱、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共同安全。中国一直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安全倡议,都强调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来追求自身安全,这和那种霸权逻辑有本质区别。俄罗斯也提出过关于构建欧亚大陆安全架构的设想。大家其实都在探索怎么建立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安全秩序。

0 阅读:2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