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饭的时候,公公说:“明天早点起,趁凉快多薅点。要是不下雨,三天就能把花生全薅完。” 婆婆夹了一筷子豆角给孩子:“吃点蔬菜,别光吃花生红薯。” 孩子点点头,张嘴把豆角吃了进去。 第二天四点多,窗外还黑着,公公就敲了我们房门,声音不大但特清楚:“起来了啊,露水还没散,正好凉快。” 我赶紧推醒老公,孩子也揉着眼睛坐起来,昨天答应了要去地里帮忙,倒没赖床。收拾完出门,自行车后座绑着两个大筐,孩子坐在我和老公中间,公公在前头走,手里拎着两把磨得发亮的小铲子,晨风吹着有点凉,路边的草叶上全是露水,沾到裤脚就湿一片。 到了花生地,天刚蒙蒙亮,能看清垄沟了。公公蹲下来,双手抓住一棵花生秧,往上一拔,带着土块的花生就露出来,白花花的一串。“你们别太用劲,顺着根拔,别把秧扯断了。” 他一边说一边把花生上的土往地上磕。孩子也学着样子,蹲在边上拔小棵的,拔不动就用小手刨土,脸上沾了泥也不在乎。 薅到快七点,太阳刚冒头,我直起腰捶背的时候,突然看见旁边几垄花生倒了一片,根都露在外面,有的花生还掉在地上,明显是被人故意踩的。公公走过去蹲下来,手指摸了摸土:“不是兔子,兔子不会踩这么整齐,也不会专挑结得多的踩。” 婆婆也凑过来,脸一下子沉了:“别是老李家吧?前阵子他跟咱吵,说咱地界占了他半尺,我还跟他争了两句,当时他脸就拉得老长。” 老公听了要去找老李,被公公拉住了:“先别去,没证据,去了也是吵一架,解决不了事。先薅着,再看看。” 我们只好压着气继续干活,可心里都不踏实,时不时往四周看。 下午太阳有点毒,我们躲在树底下歇脚,孩子跑去地头玩,没一会儿就跑回来,手里攥着个东西:“爷爷,你看这个,在咱花生地边上捡的。” 是个烟蒂,黄壳子的,我一眼就认出来,老李天天揣着这个牌子的烟,上次在村口聊天,他还给老公递过。公公把烟蒂捏在手里,指节有点发白,没说话,就看着花生地。 等到傍晚收工,公公说:“明天我三点就来,在这儿等着,看是谁还来搞破坏。” 第二天我和老公也起得早,跟着公公到地里,躲在旁边的玉米秸后面。天刚亮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人影往花生地走,正是老李,手里还拿着个小铲子,走到之前被踩的那垄,就开始扒拉花生秧。 公公站起来走过去,声音很稳:“老李,你这是干啥呢?” 老李吓了一跳,手里的铲子差点掉地上,转过身看见我们,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支支吾吾说:“我…… 我就是过来看看,看看你们的花生长得咋样。” 公公把烟蒂拿出来,放在他面前:“这个是你的吧?前两天踩坏的花生,薅掉的秧,都是你弄的?” 老李的头低了下去,半天没吭声,后来才小声说:“是我不对,前阵子吵了架,我心里憋得慌,就想使点坏,让你们少收点…… 我知道错了。” 公公叹了口气:“老李,都是街坊邻居,半尺地界的事,有话好好说不行吗?这花生是咱一家人指望秋收换钱的,你这么弄,咱损失不说,几十年的情分也没了。” 老李赶紧点头,手都在抖:“我真错了,叔,你别生气,明天我带老婆子、儿子过来,帮你们薅花生,多干几天,把我弄坏的都补上。” 公公摆摆手:“补倒不用,你知道错就行。邻里之间,和和气气的比啥都强。” 接下来两天,老李真的带了一家人来帮忙,干活特别卖力,比自家的活还上心。第三天傍晚,所有的花生都薅完了,装了满满十几筐。老李还拎了一袋自家种的黏玉米过来,塞给孩子:“拿着吃,是叔不对,给你们赔不是。” 孩子接过来,笑着说:“谢谢李爷爷。” 晚上在家煮花生,婆婆炒了鸡蛋,炖了鸡汤,一家人围着桌子吃。花生又香又面,孩子一边吃一边说:“今天李爷爷帮我拔了好多花生,还教我怎么磕土呢。” 公公喝了口酒,笑着说:“知错能改就好,以后都是好邻居。” 婆婆也说:“是啊,以后有啥活儿,互相帮衬着,比啥都强。” 我看着桌上的菜,听着家人的话,觉得这晚的花生,比往年吃的都香
吃晚饭的时候,公公说:“明天早点起,趁凉快多薅点。要是不下雨,三天就能把花生全薅
外向圆月
2025-10-27 02:36:46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