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能再跌了,我们一个月都没睡好觉!杭州一套440万的房子,掏空家底还借了200万全款拿下,本以为是人生赢家的剧本。谁能想到,这剧本走向竟如此出人意料。2021年,杭州楼市高点,一位朋友兴冲冲地砸下440万,加上装修近500万,全款买下了一套房。这操作在当时看,绝对是魄力十足,毕竟谁都觉得杭州的房价只会涨不会跌。 朋友是做互联网运营的,2021年正是行业红利期,他手里攒了150万,双方父母拿出毕生积蓄90万,又向亲戚朋友借了200万,硬是凑齐了全款。他当时拍着胸脯说:“贷款要付几十万利息,不如一次性付清,等房价涨个几十万,相当于白赚几年工资。”那会儿杭州核心区房价确实疯涨,同小区半年内每平涨了3000,中介天天发成交喜报,身边同事都在抢房,晚买一天就多花几万,这种氛围下,没人觉得会跌。 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2022年开始,杭州楼市急转直下,二手房挂牌量飙升,成交量却持续低迷。朋友的房子现在挂牌价降到350万都没人问津,同户型最新成交价才330万,短短两年,资产直接缩水110万,比他三年工资还多。更糟的是,借亲戚的200万,当初说好三年还清,现在房子贬值,他手里没了余钱,亲戚开始频繁催债,有的甚至要起诉,夫妻俩天天为这事吵架。 他现在后悔得不行,当初要是不全款,留100万现金周转,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更让他崩溃的是,2023年他所在的公司裁员,薪资降了20%,每月除去基本开支,根本攒不下多少钱还借款。前阵子他想把房子出租补贴家用,可同小区租房供大于求,月租只能开到4500,连借债的利息都不够。 我查过数据,杭州二手房挂牌量从2021年的10万套出头,涨到现在的20多万套,而月成交量始终徘徊在1万套左右,供远大于求的局面直接拉低了房价。像朋友买的近郊板块,因为配套没跟上,跌幅比核心区更狠,不少房源成交价较高点跌了25%以上。这背后,既有楼市调控收紧的原因,也有人口流入放缓、投机性购房退潮的影响,那些在高点入市的全款购房者,成了最受伤的群体。 身边还有个邻居,和朋友情况类似,2021年全款买了杭州临平的房子,现在想卖了回老家,挂牌半年只有两个看房的,价格一降再降,最后实在扛不住,只能先咬牙还清借款,把房子空置着。他们都犯了同一个错:把楼市当成稳赚不赔的生意,忽略了市场规律,更没给自己留后路。 全款买房本是为了省心,可在市场下行期,却成了最大的风险。如果当初选择贷款,保留部分现金,即便房价下跌,也能有周转空间;可掏空家底+借款全款,一旦遇到收入下滑或市场波动,就只能被动承受损失。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总有人在市场高点跟风买房?中介的鼓吹、身边人的攀比、对房价永远上涨的迷信,这些都让很多人失去了理性。 房子本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投机的。那些为了炒房而背负巨额债务的人,最终都会被市场教育。可对于朋友这样纯粹为了自住、却在高点接盘的普通家庭,他们的困境又该如何缓解?房价下跌带来的不仅是资产缩水,还有家庭矛盾、债务压力,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难道在楼市面前,普通购房者只能被动接受涨跌吗?我们该如何平衡居住需求和投资风险,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姚剑
毛病出在没钱还貸,房价涨跌不影响居住,房子不会少一个平方。
用户14xxx87
炒房客应该给这教训!
用户18xxx28
陈大诈骗犯都能在大国中拿这么多光辉头衔!算计小市民就是小菜一碟!现在不全民加工资!房价会不断下跌!李超人早在13年开始走人了!
深秋的黎明
买定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