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王自如被限高坐绿皮火车的视频,网络信息说他大部分债务,是2016年和投资方签对赌协议造成的,我突然想起2019年刚写出来,好些人找我要给我投资,也要签对赌协议,我都直接拒绝了[允悲],真是生死就在一念之间。 当时找上门的投资方里,有一家给的条件特别诱人——直接投500万,还承诺对接行业资源,唯一要求就是两年内粉丝量翻倍、营收达到800万,达不到就要按溢价3倍回购股份。我拿着协议翻来覆去看了一夜,越看越心慌,连夜给做创业的发小打了电话,他一句话点醒我:“资本的钱从来不是白拿的,对赌协议就是把你绑在火箭上,要么冲上天,要么摔得粉身碎骨。” 我太清楚自己的短板了,当时我的内容主要靠个人原创,更新节奏全看灵感,粉丝增长一直稳扎稳打,两年翻倍意味着要放弃深度内容,去做流量爆款,这根本违背我的初衷。更关键的是,营收目标里有一半要靠广告植入,可我当时明确说过不接低质广告,真签了协议,到时候要么违约赔钱,要么妥协毁了自己的口碑。思来想去,我第二天就回拒了投资方,对方还惋惜地说“你太保守了”,现在回头看,保守反而救了我。 王自如当年的处境,我多少能共情。2016年正是科技自媒体风口,他的ZEALER做得风生水起,投资方递来的对赌协议,大概率是让他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可自媒体这行,规模和质量往往难兼顾,为了完成对赌目标,他可能被迫增加业务线、招大量员工,运营成本急剧上升,一旦流量不及预期、营收跟不上,债务自然就堆起来了。我查过数据,创业公司对赌失败的概率高达70%,很多创始人最后要么变卖公司,要么背上巨额债务,当初的风光全成了泡影。 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我一个做美妆电商的朋友,2020年签了对赌协议,拿到2000万投资后,立马租了大办公室、扩招到50多人,还花大价钱请网红直播。可直播带货竞争太激烈,半年下来亏了800多万,离对赌目标差了一大截。投资方没给缓冲期,直接要求回购股份,他把房子车子全卖了,还欠了几百万外债,曾经的行业新锐,现在只能靠接小单勉强维持生活。 很多人觉得对赌协议是“逆袭神器”,其实它更像一把双刃剑,只适合那些模式成熟、现金流稳定,只差资金扩大规模的企业。对于依赖个人能力、内容创作类的小团队来说,对赌就是一场豪赌——市场变化太快,流量风向说变就变,你根本没法保证两年后的情况,而资本不会管这些,他们只认协议上的数字。 王自如坐绿皮火车的视频传开后,有人说他“野心配不上实力”,可我觉得更多是被资本的诱惑冲昏了头。创业路上,我们总容易被“快速成功”的故事吸引,觉得抓住资本的机会就能一步登天,却忘了资本的本质是逐利,不会为你的理想和情怀买单。我拒绝投资后,这几年粉丝量虽然没翻倍,但一直稳步增长,营收够养活自己和团队,还能坚持做喜欢的内容,这种踏实感,比拿一笔不确定的投资更安心。 为什么明明有那么多失败案例,还是有创业者愿意签对赌协议?无非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觉得自己会是那30%的幸运儿。可创业不是赌博,长久的成功从来不是靠资本催出来的,而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那些真正走得远的创业者,往往都懂得敬畏风险,不会为了短期利益放弃长期价值。 王自如的经历,给所有创业者提了个醒:资本的钱可以拿,但前提是你能掌控节奏,而不是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所谓的“生死就在一念之间”,其实是选择的智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自己不能失去什么。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今天看王自如被限高坐绿皮火车的视频,网络信息说他大部分债务,是2016年和投资方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2025-10-25 23:38: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