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美援朝中,16岁的女护士,双眼被美军炮弹炸瞎,当场昏死。醒来后,她

鸿鹄浮歌 2025-10-24 14:40:17

1951年,抗美援朝中,16岁的女护士,双眼被美军炮弹炸瞎,当场昏死。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叽里呱啦地对话声。她大气不敢出,死死屏住呼吸,装成尸体。谁能想到,这个瘦弱的姑娘,即将创造战争奇奇迹? 这位年仅16岁的姑娘叫张道华,一名来自四川的志愿军女护士,就在不久前,一颗美军炮弹在她身边炸开,冲击波将她掀翻在地,弹片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光明。 当她从剧痛和昏迷中挣扎着醒来时,眼前不是熟悉的战友,而是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更让她心惊肉跳的是,耳边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英语说话声,还有皮靴踩在泥水里的“吧唧”声。 是美国兵!他们正在打扫战场,这一刻,死亡的阴影瞬间笼罩了她,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连心跳都仿佛要停止了,一动不动地趴在冰冷的泥地里,把自己伪装成一具已经冰冷的尸体。 一个美国兵的脚步声在她身边停下,接着,一记毫不留情的脚踢在了她的身上,她感觉肋骨仿佛断裂一般,剧痛让她差点喊出声来,但她死死咬住了嘴唇,硬生生把痛苦和呻吟吞进了肚子里。 那个士兵见她毫无反应,嘟囔了几句便走开了,等到周围彻底安静下来,张道华才敢微弱地喘息,她摸了摸自己的脸,满手都是粘稠的血和泥浆,眼睛彻底看不见了。 绝望像是潮水一般涌来,但只持续了短暂的片刻,她告诉自己,不能死在这里,她必须回去!北边,对,部队往北边撤了,只要往北爬,就能找到自己的队伍。 这个信念像一束微弱的光,照亮了她心中的无边黑暗,她没有食物,没有水,更没有方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求生的本能和对部队的向往。 于是,她开始了艰难的爬行,没有眼睛,她就用耳朵去听风声、水声,辨别一切可能指引方向的动静,没有健全的双腿,她就用手肘和膝盖在满是碎石、弹片和荆棘的地上艰难挪动。 军装很快被磨得破破烂烂,手肘和膝盖上的皮肉被磨掉,鲜血混着泥土,每前进一步都像是被凌迟一般痛苦。 渴了,她就接点雨水喝,或是舔舐树叶上的露珠,饿了,就从地上抓起一把不知名的野草塞进嘴里,混着泥土一起咽下去。 她不记得自己爬了多久,也不知道爬了多远,时间在她这里已经失去了意义,有一次,她爬到了一条公路边,听到了敌军卡车引擎的轰鸣声。 她想都没想,就地滚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冰冷的污水瞬间淹没了她,也冲刷掉了她身上的一些血迹,她再一次把自己伪装成一具无人问津的尸体,任由军车从她藏身的沟边呼啸而过。 就这样,她爬了整整三天三夜,身体的伤痛和精神的折磨几乎要将她摧毁,她数次昏迷过去,又在求生的本能驱使下一次次醒来。 就在她感觉自己快要撐不下去的时候,听到了自己人的暗号,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喉咙里挤出嘶哑的呼喊。 正在搜寻失散战友的180师收容队主任王逸民听到了这微弱的声音,循声找来,看到的情景让他震惊不已:一个浑身裹满泥浆和血污的“泥人”,蜷缩在地上,几乎看不出人形。 当大家辨认出她就是那个失踪的女护士张道华时,在场的战士们无不落泪,被送到后方医院后,医生惋惜地告诉她,她的双眼已经永久性失明。 听到这个消息,这个16岁的姑娘没有哭,她关心的第一件事却是:“我带的那几个伤员呢?他们安全了吗?” 当得知伤员们都已成功转移,她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松懈下来,昏了过去。 其实,张道华之所以会落到这般田地,完全是因为她那份超越生死的责任感,在第五次战役后期,她所在的野战医院奉命突围,她负责带领7名行动不便的伤员转移。 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她发现一名拄拐的伤员掉队了,没有丝毫犹豫,她安顿好其他人,毅然决然地孤身一人返回危机四伏的战场寻找战友,也正是在这次折返途中,她遭遇了炮击。 这段在失明状态下爬行三天三夜、行程超过十公里的传奇经历,为她赢得了三等功。 战后的生活,对张道华来说是另一场战斗的开始,组织上考虑到她的情况,想为她安排一份轻松的工作,让她安度余生,但她倔强地拒绝了。 她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她坚信自己还能为人民做点事,于是,她主动学习盲文,又学习了中医按摩技术,她要用这双曾在战场上为战友包扎伤口的手,换一种方式继续服务人民。 在成都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里,她成了一名备受尊敬的按摩师,也在这里遇见了她的爱人——一位同样在朝鲜战场上失去双腿的英雄。 两个在战场上失去身体一部分的灵魂,相互扶持,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张道华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脆弱,而是在脆弱和绝望中,依然选择坚守和前行。 英雄无言,但她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女性致敬! 信源:新华社客户端2022-06-09——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群体——“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