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江启臣用“失踪”投下了“反对票”!10月20日,新主席郑丽文拜会立院,连败选的罗智强都来了,唯独这2个最高负责人不见踪影!他们不装了,这就是公开的“路线切割”! 10 月 20 日的立法院会客室里,刚当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正与党内成员握手寒暄,镜头扫过一圈熟面孔,唯独少了两个关键人物 —— 韩国瑜和江启臣。 这场拜会被视作郑丽文整合党内力量的重要一步,连此前主席选举中败选的罗智强都特意到场。罗智强脸上看不出太多败选的失落,还主动跟媒体聊起 “选举结束就是团结开始”,言语间都是对新主席的支持。 要知道,他之前看到民调落后时虽有挫折感,却也早早预判郑丽文会胜出,这份姿态显得格外周到。可同样身为党内重要人物的韩国瑜和江启臣,却连露面都免了。 没有公开声明,没有托人带话,就这么悄无声息地 “失踪” 了。这情形让在场不少人暗自嘀咕:这恐怕不是简单的 “有事来不了”。 郑丽文的胜选本就带着 “强震” 效应。她竞选时明确主张在 “九二共识” 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还痛斥 “台独” 是死胡同,甚至直言 “不敢认同中国人就去民进党”,这些鲜明的立场让她被贴上 “最统” 标签。这种路线显然跟党内一些人的想法拧不到一起。 选后没几天,杂音就冒了出来。台南市议员蔡育辉直接放话,说郑丽文走 “亲陆路线” 会让国民党选情受挫,还威胁若不考虑 “本土派” 立场就要退党。朱立伦的嫡系凌涛也公开提醒,不走 “中间蓝” 路线就会成为 “弱势主席”。这些明晃晃的警告,早就暴露了党内的分裂。 韩国瑜和江启臣的缺席,更像是把这种分裂摆到了台面上。他们既不公开反对,也不表示支持,用 “不见面” 的方式划出了一道隐形的界限。毕竟在两岸议题上,两人过往的立场更偏向所谓 “务实路线”,与郑丽文的强硬风格本就存在差异。 郑丽文自己倒是显得坦然,面对 “是否指挥不动党机器” 的提问,她直接否认会有 “宫斗剧” 出现。可现实摆在眼前,拜会现场的缺席与台下的公开叫板,都是实实在在的挑战。马英九特意期许她坚持 “九二共识”,显然也看出了她整合党内的难度。 有人说,郑丽文的高票是基层 “求变” 的宣泄,党员们受够了国民党近年屡屡败选的窝囊气,想换个敢冲的 leader 试试。但军系的力挺让她的胜选带着明显的派系色彩,也让其他派系更有戒心,蔡育辉就直言 “这是军系帮她打赢的”。 现在,罗智强们选择靠拢,韩国瑜和江启臣选择回避,党内的派系角力才刚刚开始。郑丽文要面对的,不只是外部的政治对手,更是内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 这场 “缺席风波” 到底是暂时的赌气,还是长期路线切割的开始?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你觉得韩国瑜和江启臣的 “失踪”,真的是在投反对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