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母,刷新了全球海军的笑话下限:别人家的航母甲板上停的是战斗机,印度的“维克

史之春 2025-10-23 19:44:20

印度航母,刷新了全球海军的笑话下限:别人家的航母甲板上停的是战斗机,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甲板上,竟然是一群练瑜伽的士兵!   这事儿是2025年10月20号,印度总理莫迪登上“维克兰特”号过排灯节时,亲自晒出来的场面。当时几百名海军官兵在甲板上排着整齐的队伍练瑜伽,莫迪还在社交平台上说,看着官兵们练瑜伽特别高兴,说这能团结大家、增强身心健康。乍一看像个文化活动,可细琢磨就发现,这背后藏着不少没法说的尴尬。   先说说“维克兰特”号这船的底细。它号称印度首艘国产航母,听着挺厉害,可从2003年开始设计,到2022年才正式服役,前前后后折腾了快二十年,成本从最初的33亿卢比飙到200亿,翻了整整6倍。按设计它能装30架舰载机,可莫迪去视察那天,甲板上能飞的米格-29K战斗机就只有3架,机库里据说也就剩一架供人合照用。这哪像个航母,倒像是个“飞机展览馆”,还是展品不全的那种。   为啥凑不出飞机?因为印度的米格-29K实在太不靠谱了。这批从俄罗斯买的飞机,45架花了23亿美元,可却是个“半成品”,俄罗斯自己都不用。这几年摔了五六架,剩下的也老出毛病,发动机、雷达全是问题。   算下来45架里能正常飞的也就十几架,还得分给两艘航母用,“维克兰特”号能凑出3架已经算“尽力了”。甲板那么大,光摆3架飞机太寒酸,可不摆又没别的东西撑场面,练瑜伽反倒成了填补空白的法子。   不过话说回来,瑜伽在印度海军里还真不是临时凑数的。他们早就把瑜伽融进日常训练了,每年还会邀请家属上舰看瑜伽展示,专门拍照片发社交媒体。这既是印度的文化特色,毕竟瑜伽起源于印度,拿出来展示也算顺理成章;另一方面,航母上空间小、生活压抑,练瑜伽确实能帮士兵放松身心,这点倒算务实。   可偏偏选在总理视察、要“秀肌肉”的时候练,就有点刻意了——毕竟别人家的航母招待国家领导人,都是展示战机起降、武器系统,哪有拿瑜伽当主角的?   莫迪心里其实门儿清,可他不光没觉得尴尬,还借着这场景大做文章。他在甲板上演讲,说就凭“维克兰特”这名字,就能让巴基斯坦“整晚睡不着觉”。   这话可不是随便喊的,“维克兰特”在梵语里是“勇敢”的意思,早年间印度有艘同名二手航母,1971年印巴战争时立过功,帮着印度肢解了东巴基斯坦。现在给新航母起这名字,就是想靠历史符号唤醒民族情绪,哪怕船本身没战斗力,先把气势造起来。   官兵们还配合着唱了首原创歌,歌词里全是庆祝“打败巴基斯坦”的内容,莫迪听得特高兴,说要永久珍藏这场演出。你看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瑜伽成了“团结象征”,3架飞机成了“力量证明”,连名字都成了“威慑武器”,硬生生把一艘没配齐装备的航母,包装成了“大国名片”。这哪儿是视察军备,更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宣传秀。   再说句实在的,印度也没法不搞这些“软展示”。“维克兰特”号看着吨位不小,可关键部件全靠买,雷达、推进系统、战斗管理系统,原计划自主研发,最后全得求着外国供应。服役三年了,别说“完全作战能力”,连基本的舰载机编队都凑不齐,还老出裂纹、海试失败,属于边用边修的半成品。真要比硬实力,别说跟中美比,就连能不能应对周边局势都悬。   所以练瑜伽这事儿,既是无奈也是算计。无奈的是实在拿不出像样的战机撑场面,只能用文化活动填空白;算计的是借着瑜伽和民族主义口号,把“国产航母”的牌打出去,让国内民众觉得“印度变强了”。莫迪不就借着这股劲儿,说要把印度打造成“全球最大国防出口国”吗?可明眼人都知道,航母甲板上的瑜伽再标准,也顶不上一架能战斗的战机管用。   其实印度海军自己也清楚问题在哪儿,早就不想买米格-29K了,可又没别的替代机型,只能凑合用。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过久了,就只能靠这些表面文章撑门面。全球海军看笑话归看笑话,但这背后也藏着印度的执念——哪怕装备跟不上,气势和面子也得保住。   现在再回头看那张瑜伽照片,就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文化自信”的展示,更像是给“军备短板”盖的遮羞布。航母的核心从来都是战斗力,不是瑜伽姿势多标准。要是“维克兰特”号真能摆满30架战机,莫迪恐怕巴不得让全世界都看战机列队,哪会盯着瑜伽拍照?说到底,甲板上的瑜伽练得再整齐,也练不出真正的海军实力。

0 阅读:1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