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直播带货引起了很多网友的非议,面对质疑他只是淡淡的回应:我也有团队需要吃饭

是逸屹呀 2025-10-23 11:41:38

高志凯直播带货引起了很多网友的非议,面对质疑他只是淡淡的回应:我也有团队需要吃饭。       当高志凯出现在直播间开始卖货时,可能没预料到,背后竟连着一场舆论的风暴,一场网络直播,迅速发酵成了一场激烈的公共辩论,批评的声量之大,用“被骂翻”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大家争的其实不是能不能赚钱,而是他这个特定的人,去做这件事,到底合不合适。   面对排山倒海的争议,高志凯本人给出的解释相当直白:他需要养活自己的团队,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理由,关乎生计,听上去无懈可击,他的支持者也为他鸣不平,反问道,难道非要看到他和他的团队饿肚子才满意吗?   这种把问题归结为生存需求的务实逻辑,试图绕开所有复杂的讨论,然而对于许多批评者来说,高志凯早已不是一个单纯需要解决温饱的普通人,他的行为被赋予了更多符号意义,因此一个纯粹的经济解释,并没能平息这场风波。   支持他的人,显然不止步于“赚钱养家”这种基础辩护,在他们看来,高志凯的价值独一无二,他能替普通人说话,表达大众的心声,还在国际上维护了国家尊严,基于这一特殊贡献,支持者们认为,他通过直播带货获取一些收入,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这不仅是对他劳动的回报,更是支持他继续发声的必要条件,更有人指出,公众人物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之常情,放眼望去,多少网红对社会没什么实质贡献,却能轻松赚得盆满钵满,相比之下,高志凯的行为显得合理多了。   但批评的声音同样尖锐,在他们眼中,“严肃言论的代表”和“带货主播”是两种水火不容的身份,他们认为,高志凯要么就安安分分地当个网红,别给自己贴上那么崇高的标签,这种不满背后,是对“身份纯度”的苛刻要求,直播带货,这个在当前舆论场中常被视作缺乏社会价值,甚至与“割韭菜”画上等号的行业,与高志凯此前塑造的公共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这种角色冲突,严重冲击了他在一些人心中的公信力。   说到底当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公共言论者,转身开始推销商品时,无论他的初衷是什么,都不可避免地会打破人们心中那种纯粹的、非商业化的符号想象,高志凯的带货争议,绝不是一个个例,它生动地揭示了在流量经济时代,一个公众人物的符号价值和他的商业变现需求之间,存在着多么紧张的关系。   人们期待意见领袖能保持纯粹与独立,却又往往忽略了他们背后同样真实存在的、符合商业逻辑的生存压力,如何在高尚的“人设”与世俗的“生意”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或许是今天每一个符号化公众人物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广西浪子

广西浪子

2
2025-10-23 11:52

只要产品没问题、把好关、他有啥不对的呢?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