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 2025年10月22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各自发布了战报,俄方说打了140个目标,炸了137架无人机,乌方说打了108场仗,波克罗夫斯克一天就撞了45次,两边都说自己赢了,可地图上地没多一寸,镇也没少一个。 波克罗夫斯克从七月起就被俄军围住,市中心一直没打下来,乌军还在炸火车站,说明他们还能往里送东西,八月一天打四十七次,十月还是四十五次,这不像打仗,倒像机器在不停按按钮,谁真占了这城市?谁也没占住,就是这么耗着。 波克罗夫斯克的老百姓现在过得啥日子?你想想,天天躲在地下室,听着外面轰隆轰隆的,炮弹飞来飞去,可街上的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没人敢出去种地买菜。孩子们问爸妈什么时候能回家,大人只能摇头,这仗打来打去,图个啥?两边军队都在报告里吹牛,说炸了多少目标、打了多少仗,数字听着挺唬人,可你去看地图,边界线动都没动一下。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俄军说控制了郊区,乌军说守住了市中心,实际上呢,谁都没法把对方赶跑,城市像个破玩具被扯来扯去。 我觉得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一场数字游戏,完全忽略了真实的人命代价。你瞧,俄方报140个目标,乌方报108场仗,这些数字背后是啥?是废墟里的平民、是炸毁的医院学校。可领导们坐在办公室里,拿这些数据当成绩单,炫耀自己多厉害。老百姓呢?他们没人在报告里出现,死了伤了都没人记得。波克罗夫斯克的火车站被炸了又修,修了又炸,乌军还能运点物资进去,说明这围城战根本就没封死。但这样耗下去,受苦的还是普通人,他们没吃没喝,病了没药,这比直接打仗还残忍。 为什么非得这么耗着?我看是双方都怕输面子,谁也不肯先退一步。俄军不想承认围城失败,乌军不想丢掉这个象征性的据点。结果就是机器一样重复攻击,一天四五十次,像按了循环按钮。这哪是打仗,简直是浪费资源。子弹、无人机、燃料,全砸进去,换来的只有更多仇恨。国际社会喊停火,可没人真动手管,大国们忙着算自己的账,谁在乎一个小城的死活?战争拖得越久,仇恨越深,将来和解更难。 说到底,这种消耗战暴露了现代战争的荒谬:科技再先进,人心还是老样子。双方都在宣传上拼命,社交媒体上发胜利消息,可现实里地没多一寸。这让我想起老话“纸上谈兵”,现在升级成“屏幕上的战争”了。你刷新闻看到战报,觉得挺激烈,亲身体验的人才知道多绝望。波克罗夫斯克成了个活例子,证明光靠蛮力解决不了问题。或许该问问,这么打下去,到底谁能赢?我看没人赢,只有大家一起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