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9岁的女知青黄丽萍,隐瞒自己显赫的身份,心甘情愿的在北大荒劳动。10年后,她放弃回城的机会,安心在乡下生活。谁料,一封信的寄来,打破了她平淡的生活。 黄丽萍1950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黄思深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从事部队后勤保障。长征时期,他跟随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完成行军任务。抗日战争中,他在根据地负责装备供应。解放战争阶段,他继续处理部队物资工作。1955年,黄思深担任东海舰队航空兵工程部部长,获得一等八一勋章、一等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等解放勋章。 母亲早年参加部队工作,后转业到公安局从事行政事务。黄丽萍在家排行老大,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童年她在宁波生活,接受学校教育。1960年代,她完成初中学习,接触到知青下乡号召。 1969年,黄丽萍年满19岁,积极响应政策,报名下乡到黑龙江北大荒。她在表格上把家庭背景写成普通职工,没提父亲将军职务。她带上行李,10月3日乘火车北上,抵达集贤县升昌人民公社友好生产大队,开始参加当地农业劳动。 黄丽萍到北大荒后,分配到生产队,从事耕地和播种任务。她初次下田,手上很快起水泡,继续坚持干活。几个月过去,她学会翻土技巧,用铁锹挖开硬土,逐步适应体力要求。皮肤晒黑,手长出老茧,她跟村民学收割方法,挥镰刀把庄稼捆扎。 冬季她早起劈柴,用斧头砍冻木头,生火取暖。夏季田里蚊虫多,她边劳作边赶虫,身上常有肿包。她吃粗粮和野菜,偶尔加点肉食。几年中,她融入村里,跟人聊天交流,村民把她当自家一样。 坚持十年,到1979年,知青返城政策出来。她收到家人信,安排城市岗位。她拒绝,选择留在乡下。她1971年嫁给当地农民秦升,两人一起种地养鸡。秦升家境一般,两人结婚后维持简单生活,村民常给种子和工具帮忙。 1979年底,父亲黄思深来信,说身体不佳,希望她回宁波探视。黄丽萍看信后,跟秦升商量。秦升得知她父亲是将军,感到意外。黄丽萍写回信,说明自己决定留在北大荒。她没用家庭背景求好处,继续过乡下日子。 黄丽萍和秦升继续在北大荒生活,生下一女一子。她照顾孩子,秦升外出耕田,提供粮食。几年后,她在村里教孩子们识字,发放纸笔,讲解基本知识。秦升用旧金属做农具,改进犁头,分给村民用,提高产量。 村庄渐渐变化,铺上碎石路,便于出行。电力接入,家家安上电灯,晚上亮堂。黄丽萍参加村会议,讨论修渠引水。秦升带人挖沟,灌溉农田。条件好转,他们扩建房子,加砖墙围起来。 北大荒从荒原变成粮仓,黄丽萍他们这些留守知青出力不少。以前只有炕,现在有床和沙发。饮食从炖菜变丰富,添了炒菜。黄丽萍年老时,说起选择,说幸福就是实实在在过日子。她和秦升维持劳作,一直到晚年。
蔡正元说,真实的吴石将军比电视剧更可歌可泣。蒋介石为了警告军中不可以投靠共产党,
【7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