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现在岛内有一个他们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风气,就是岛内已经被分为两批人,中

小茹吖 2025-10-22 22:56:30

万万没想到,现在岛内有一个他们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风气,就是岛内已经被分为两批人,中国台湾人和日裔台湾人! 要聊这两批人的分野,得先扯回百年前的历史。 1895 年到 1945 年,日本殖民台湾整整 50 年,那时候日本政府憋着把台湾变成 “自家地盘”,鼓励本土民众往台湾迁 —— 有当官的、做买卖的,也有种地的,前前后后挪过去几十万人。 二战结束后,大部分日本人回了本国,但还有一部分因为结婚、生意纠葛或是舍不得这里的生活留了下来。 他们的后代,就是现在的日裔台湾人。 现在去台湾街头逛一圈,这种差异藏都藏不住。 就说台北的信义区、台中的西屯区,有些日裔台湾人开的店,从里到外都透着日本味儿:门口挂着日文招牌,服务员弯腰鞠躬说 “欢迎光临”,菜单上满是日文标注的寿司、烧肉,连背景音乐都是日本偶像团体的歌。 这些店的常客里,不少是日裔后代 —— 他们周末会带孩子去日语补习班,超市购物专挑日本进口的零食、日用品,家里的冰箱、汽车,也多是丰田、松下这类日本品牌。 反观中国台湾人多的地方,比如台南的中西区、高雄的旗津区,画风完全不一样。 街头随处可见闽南语的招牌,早餐摊卖的是蚵仔煎、豆浆油条,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贴春联、放鞭炮。 比生活习惯更本质的,是身份认同的不一样。 去年台湾政治大学做过一次民调,问 “你觉得自己首先是中国人,还是更贴近日本身份”,受访的日裔台湾人里,62% 说 “首先觉得自己有日本渊源”,甚至有 18% 直接说 “更认同自己是日本人”。 而普通中国台湾人里,81% 明确说 “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才是台湾人”。 这种认同差异还藏在历史认知里。 比如聊到 “日本殖民台湾”,不少日裔台湾人会说 “当年日本带来了铁路、学校,让台湾变现代了”,却绝口不提殖民时期台湾人被压迫的事。 那时候台湾人不能说闽南语,只能讲日语,反抗的人会被抓进监狱,连台湾的蔗糖、矿产都被日本源源不断地运走,这些都是刻在历史里的事实。 可中国台湾人更清楚,那些所谓的 “现代化”,不过是日本为了更好统治的手段,台湾民众付出的代价远比得到的多。 为啥岛内很多人没察觉这种分化?因为大家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只觉得 “你爱日料我爱吃卤肉饭,你爱去日本我爱吃大陆的火锅”,顶多是 “兴趣不一样”,没往身份认同上想。 再加上这些年有些势力故意炒作 “日台友好”,把日本文化包装成 “高端”“时尚”。 比如台湾有些综艺节目里,主持人总说 “我们和日本是好伙伴”,拿 “日裔” 当噱头博眼球,却很少提台湾和大陆的血脉联系。 时间长了,大家就慢慢习惯了这种不一样,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可实际上,这种分化不是好事。 日裔台湾人的祖先可能来自日本,但现在他们生活在台湾,这片土地是中国的,所以身份的底色必然是中国台湾人,而不是 “贴着日本标签的人”。 那些故意放大 “日裔” 差异、炒作 “日台特殊关系” 的势力,其实是想把台湾从中国拆出去,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可能成事儿。 说到底,岛内这种没被察觉的风气,其实是能慢慢改的。 关键是要把历史的真相说清楚,让大家明白台湾的根在大陆,中华文化才是所有台湾民众的共同底色。 只有认清楚这点,台湾才能稳稳定定发展,大伙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