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将士将面临的尴尬: 1、若你抵抗人民解放军收复台湾, 被打死了你算谁家的烈士?2、你战死后,让你打仗的台独头头们死的死了跑的跑了,你的家人该找谁去领抚恤金?3、你被炸掉胳膊打断了腿,你后半生的日子谁来负责? 这三个问题,戳破了“台独”给台军画的所有大饼。 第一个尴尬在于,抵抗大陆收复台湾后,战死士兵的“烈士”身份缺乏可靠背书。台湾当局虽有《军人抚卹条例》,规定作戰死亡可获20年年抚金,但这仅限于内部认定。若冲突升级,“台独”立场国际上仅少数国家附和,大多数不予承认。参考伊拉克2003年入侵,萨达姆卫队士兵浴血街头,尸体无人收殓,亲信军官携款潜逃,遗体曝尸荒野。 台军若效仿,牺牲者墓碑上刻何种字样?美国国会决议?日本议员签名?这些虚名难掩事实:否认两岸血脉的“台独”宣言,无法提供正统国家印章。解放军政策明确针对分裂分子,而非普通士兵,历史上如1955年舟山解放,国民党守军放下武器后,多获安置返乡或就业机会。台军将士需掂量,这场抵抗换来的,是荣耀还是遗忘? 第二个问题是,战死后家属讨要抚恤金时,发现推动对抗的头目早已跑路。岛内部分“台独”分子早将房产转至加州社区,子女入学常春藤院校,松山机场湾流私人机舱门半掩待命。2023年金融时报报道显示,台湾富裕阶层担忧冲突,悄然海外置产,资金流向东南亚或温哥华。参考阿富汗2021年撤军,喀布尔机场外政府军士兵攀绳滑落,指挥官直升机逃离,留下盟友溃散尘土。台湾民政局门前,若家属抱子推门,柜台职员翻文件摇头,办公室桌椅蒙尘,电话空响无人接。退抚基金报告预测,战时赔偿金规模庞大,经济隐忧加剧发放难度。那些头目喊“保卫家园”,却先打包行李,财产冻结后踪影全无。台军士兵用命换取的保障,竟成空头支票,这不只是经济损失,更是信任崩盘。 美国对台军事援助的可靠性,进一步暴露第二个问题的荒谬。拜登政府虽授权2023至2027年每年20亿美元无偿军援,但历史显示,美方援助往往附带战略考量。特朗普时期暂停新增军援,核心军售未停,却强调台湾需自力更生。2024年国务院解冻8.7亿美元对台资金,旨在遏阻大陆,但菲律宾、乌克兰项目同获拨款,台湾并非唯一优先。参考阿富汗,美军撤离扔下烂摊子,盟友自生自灭。台湾采购爱国者导弹、海马斯火箭炮,性能逊于大陆东风系列,若冲突爆发,美方顶多卖过时武器赚黑心钱,不会真派兵。头目们视美援为稻草,却忽略其“有利就来,无利就走”的本质。台军士兵战死,家属找华盛顿要钱?现实中,援助资金多用于库存转移,实际到账延迟,放大抚恤空窗期风险。 第三个尴尬直击伤残士兵的后半生保障缺失。台湾军人医院床位紧张,退役伤兵排队等义肢,费用自掏腰包,每月补助仅够购药。2023年抗议中,老兵围堵议会,横幅拉开挡住入口,高呼改革拖欠。作戰伤残者获15年年抚金,但执行中层层审核,延宕数月。参考当前数据,亡故官兵未成年子女每月加发抚卹金至成年,却覆盖率不足,家庭负担沉重。那些许诺“铁血保障”的头目,现封箱文件登上温哥华航班,从不管断肢残躯。雇主审视简历摇头,老人无人喂药,孩子学费堆积。解放军政策则不同,历史上对放下武器的台军,提供医疗就业支持,2024年两岸文件重申安置条款,包括家庭团聚。 台湾军人这些尴尬,根源在于“台独”将安全当筹码,讨好外部势力却忽略内部保障。年金危机警报拉响,退抚基金恐提前3至4年破產,国亲党推动停砍公教年金,却难掩军人工资脱钩现实。美媒报道,中共要求官员剥离海外资产以减制裁风险,反观岛内头目,早将财富中饱私囊转移国外。解放军有信心粉碎分裂幻想,2025年国防部发言强调捍卫主权,但针对普通士兵的政策是善待。参考舟山案例,1.2万国民党守军放下武器,多返乡务农或加入国防建设。台军将士血浓于水,本是同胞,跟着“台独”走,只剩死路;理性选择,才有安稳。两岸和平非空谈,放下敌意,重启对话,方是出路。
台军将士将面临的尴尬:1、若你抵抗人民解放军收复台湾,被打死了你算谁家的烈士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22 19:50:17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