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对涉及荷兰ASML光刻机的核心原材料、设备和关键企业启动最严格的出口限制

如梦菲记 2025-10-22 15:50:19

中国正式对涉及荷兰ASML光刻机的核心原材料、设备和关键企业启动最严格的出口限制,任何谈判窗口全部关闭,豁免请求直接无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拉架子,而是“动真格”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从上个月开始,事情就已经在酝酿了,美国9月底搞了个新规,用穿透规则把制裁范围扩到中企控股的子公司,荷兰紧接着就动手了。   9月30日直接冻结了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连中方CEO都给撸下来,股权交第三方托管。   这家公司年营收147亿,给荷兰交着大笔税款,就这么被一纸文件给冻住了,理由说是什么冷战时期的老法规,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配合美国在演戏。   荷兰大概觉得手里握着ASML这张王牌,就能在中美博弈中左右逢源,美国那边施压要它限制光刻机出口,它就照办,先是EUV不让卖,后来连DUV都开始设限。   表面上喊着遵守国际规则,实际上就是在技术封锁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可能他们真的以为中国只能忍气吞声,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中国在产业链上一直扮演的是配合者的角色。   但这次不一样了,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宣布把5种中重稀土和全产业链技术纳入最严出口管制,这个管制不是说说而已,是从矿山开采到最终产品,每一个环节都卡死。   更狠的是设了0.1%的成分阈值,只要产品里含这个比例的中国稀土,哪怕在第三国加工过,出口都得中国批,而且涉及14纳米以下芯片设备的申请,原则上就是不批。   这招直接打在ASML的七寸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光刻机这种高精尖设备,其实离不开稀土材料。   一台EUV光刻机要用10公斤以上的稀土磁体,磁悬浮工作台必须用掺了镝和铽的钕铁硼才能达到纳米级精度,镜头里的特殊玻璃也得用镧。   这些材料全球90%以上都是中国供应,而且不只是原料,连提炼技术、加工工艺都在中国手里。   ASML的麻烦立刻就来了,业内消息说他们的库存最多撑8周,想找替代材料要么成本暴涨12%,要么精度直接降30%根本没法用。   月产能已经开始往下掉,一年预计损失30多亿欧元,更要命的是,三星台积电的2纳米量产计划都得往后推,特斯拉美国工厂的芯片库存只够两周,欧洲有30万辆车可能下不了线。   荷兰这才慌了,10月17日经济大臣出来喊话要谈判,结果中国这边压根没开窗口,豁免申请递上去直接石沉大海,一些荷兰中小设备商连审批系统都进不去,被海关直接打回。   不光是政府层面,中国的稀土出口企业也很配合,主动终止合同不再续约,这说明不是某一家公司在行动,而是整个国家在执行统一策略。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报复,但我觉得更像是一次规则重建,过去几十年全球化讲的是效率优先,大家互相依赖互相配合,可这几年美国频频打技术牌搞封锁,单方面破坏规则在先。   既然别人可以用国家安全当理由限制技术出口,中国为什么不能依法依规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你能卡我芯片,我就能断你稀土,这才是真正的对等。   关键是中国这次准备很充分,2024年新版稀土管理办法出来,2025年又升级了磁体出口许可制度,这次的限制措施就是那套制度的实战版。   从企业名录到材料配方,从报关编码到终端用途,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审查,每一克稀土都有专属编码,每一单出口都要核实流向,这种执行力度和系统性,不是临时起意能做到的。   荷兰现在进退两难,跟着美国走本以为能换点政治好处,结果发现美国的安全承诺听着响亮,真出事了谁也帮不上,中国市场一旦关上门,他们的高科技产业就会被反噬。   ASML不光是原料断了,中国这个大客户也保不住了,维修服务升级这些衍生产业全受影响,德国那边更急,汽车业40%零部件依赖中国,经济部已经公开表示极度担忧。   这场博弈的本质,其实是谁掌握供应链的控制权,以前西方国家总觉得技术在自己手里就能卡别人脖子,却忘了高端制造再厉害也得靠基础材料支撑。   中国用了几十年时间建立起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到精炼到加工,每个环节都有技术积累,现在这条产业链不再只是服务全球,而是成了中国手里的战略工具。   说实话,这次限制不是要跟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要让全世界明白一个道理:合作得建在尊重和对等的基础上,你不能一边享受中国的资源和市场,一边又配合别人搞技术封锁,供应链是双向的,谁也离不开谁。   中国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牌,这个转变标志着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地位的根本改变,未来的较量不只是技术的比拼,更是资源控制的博弈,谁掌握了关键原材料,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15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