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 还是出意外了, 高市早苗最终还是上任了,对咱们来说,这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 前几天还传闻早苗的当选不稳,今天打破谣言了,已经可以确定高市早苗胜出了。 熟悉日本政坛的人都清楚,高市早苗可不是什么“温和派”,她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里的核心人物,从踏入政坛那天起,“亲美反华”的底色就没藏住过。谁都没忘,她2021年当防卫相时的折腾劲——一边硬把防卫预算抬到GDP的2%,创下战后新高,一边对着媒体喊“中国是最大战略挑战”,还悄悄给美国在冲绳的军事基地扩编开绿灯,连日本国内的和平团体都上街举牌,骂她“把日本往战争边缘拽”。更让人没法接受的是,她每年8月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这种明晃晃触碰历史底线的行为,早把她的政治立场摆得清清楚楚。 说这是“坏事”,真不是夸大。中日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经贸合作底子,大概率要受冲击。咱们是日本汽车、电子元件的最大买家,去年丰田在华销量占比超22%,索尼的半导体材料有四成靠中国市场撑着;反过来,咱们的新能源电池、光伏组件也得靠日本的精密设备降成本。可高市早苗一贯跟着美国喊“供应链安全”,说不定会逼着日本企业搞“脱钩”——到时候咱们车企拿不到关键芯片,日本厂商丢了中国市场,最后遭罪的还是两边的普通工人。更别提她对台湾问题的胡言乱语,之前还敢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种踩红线的话要是变成实际动作,东亚的稳定都得被搅乱。 但换个角度想,这事儿也藏着“好事”的苗头——至少她的上任,让咱们彻底没了对“中日友好”的不切实际幻想,反而能更清醒地布局。你看这几个月的动作就知道:长三角的半导体工厂在加速14纳米芯片量产,就是怕日本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商务部跟东盟谈新自贸协定时,特意加大了汽车零部件、化工品的采购比例,把从日本进口的份额慢慢往东南亚挪,提前给产业链“上保险”。就连外交上,咱们最近跟韩国、俄罗斯的高层互动也变勤了,说白了就是提前筑牢“护城河”——与其等别人动手,不如自己先把底气攒足。 而且高市早苗在日本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她当选当天,东京街头就有民众举着“反对战争内阁”的牌子抗议,连自民党内部都有议员私下吐槽“选她就是给日本招麻烦”。这种“内外都不讨好”的局面,反而让咱们的应对更有章法:不用跟她争口舌之快,只要把自己的经济、科技实力扎稳——毕竟中日每年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不是她一句“脱钩”就能断的;普通日本民众要的是饭碗,不是她那套激进的政治口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高市早苗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她后悔的不是在历史问题上的强硬表态,也不是急于
【41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