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亿资产冻结!太子集团骗局撕开的遮羞布:比骗子更毒的是这三大“帮凶” 你敢信吗?那个被主流媒体捧成“中柬友好使者”“青年创业标杆”的陈志,背地里竟操盘着一个横跨多国的电诈帝国!直到美英联手冻结他150亿美元资产、查封全球多处豪宅,大家才惊觉,过去几年里那些看似光鲜的报道和调研,全成了骗走普通人血汗钱的“帮凶”。 最让人窝火的就是媒体的“睁眼说瞎话”。2019到2025年这六年,多少报道拿着太子集团给的公关稿,改几个字就发出来?一会儿写他“捐资助学显担当”,一会儿夸他“海外创业树榜样”,连公司展厅开业、跟人合张影都能吹成“社会责任典范”。可没人去查他的钱到底从哪来,业务是不是真的合规。等电诈真相一曝光,这些媒体跑得比谁都快,要么连夜删稿,要么装聋作哑,那些被报道误导、投光养老钱的人,连句真诚的道歉都没等到——这哪是新闻报道?分明是帮骗子“背书”的工具! 更讽刺的是地方调研的“走过场”。2019年福州侨联跟太子集团搞联谊,2025年8月山西商务厅还专门去柬埔寨考察他的项目,这些本是正常的交流活动,却被陈志当成了“官方认证”的金字招牌,到处印在宣传册上、挂在官网上。可调研的时候,没人去深究他工厂里是不是真在搞实业,资金链有没有问题,就看了看表面的排场,拍了几张合影,无形中给骗子的伪装加了层“保护色”,让更多人放下了戒心,最后栽了大跟头。 最该硬气的监管,偏偏“慢了八拍”。陈志从2016年就在柬埔寨搭电诈网络,靠多重国籍、离岸公司、加密货币藏得严严实实,整整8年,横跨好几个国家,愣是没被及时盯上。直到美英先出手,查扣了近13万枚比特币、冻结了伦敦的豪宅,咱们这边的监管措施才慢慢跟上。现在新规说要查投资人的真实意图,可光有规定有啥用?跨国协同的力度跟不上,你在这查,骗子早把钱转到别的国家了,监管漏洞不堵上,永远是“事后补救”。 其实陈志的骗局根本不算高明,无非就是吃透了三个“空子”:媒体想赚流量不核实,调研图省事走过场,监管跨国有盲区。真正可怕的不是骗子有多狡猾,而是这三大环节的“不作为”,给了骗局滋生的温床。现在泰国成立了工作组追查,英国也冻结了资产,可那些被骗得倾家荡产的人,他们的损失能补回来吗?下一个“陈志”会不会正披着“创业先锋”的外衣,在某个角落继续行骗? 比起事后追查,更该立刻补上的是这三个“窟窿”:媒体得把“核实”放在第一位,别再拿公关稿当新闻;调研得沉下去查真相,别再搞表面功夫;监管得打通跨国协作的通道,别再等别人出手才行动。你们觉得,这三个问题里,哪一个最该先解决?
被骗子骗走的钱到哪了你知道每年几千亿的诈骗款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吗?你以为这些钱
【21评论】【1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