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都不谈直接反制!美国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将被收费,不仅美资、挂美国国旗都要收,日韩

诸葛利剑 2025-10-21 16:35:28

谈都不谈直接反制!美国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将被收费,不仅美资、挂美国国旗都要收,日韩造船业危机来临 美国从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建造或中国拥有的船舶进入本土港口收取每净吨50美元的费用,这项政策其实从拜登时代就开始酝酿,特朗普上台后直接执行。目的是保护本土造船业,因为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份额超过50%,美国船厂竞争力弱。美方贸易代表办公室说,这能刺激本土投资,但实际操作中,费用会转嫁到货主头上,导致运费上涨。行业协会反馈,集装箱船成本至少增加25%,非集装箱船也差不多。不少企业担心,这会影响供应链稳定,尤其是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 中国交通部当天就公布反制措施,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口服务费,每净吨400元人民币,从2025年10月14日生效,到2028年逐步涨到1120元。覆盖范围广,包括美国企业拥有的船、美国运营的船、在美国建造的船,以及悬挂美国旗帜的船。商务部强调,这是对美方单边主义的回应,维护公平贸易。全球前25大港口,中国占21个,美国一个都没有,这让中国有底气实施这种措施。船运公司现在得仔细算账,避开美国相关船舶,以免额外开支。 日韩造船业直接感受到压力。韩国韩华海洋公司在美国有子公司,比如费城船厂,最近还拿下美国海军维护合同。中国商务部把韩华的5个美国子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与中国企业交易。这意味着韩华无法从中国获取零部件或订单,股价一度跌6%。韩国造船三巨头——韩华、现代重工、三星重工,本来就靠美国投资稳定股权,现在合作项目受阻。韩国在全球造船市场占30%,但依赖中美贸易链条,一旦断裂,订单流失严重。 日本船企虽然没被直接点名,但也受波及。日本占全球造船份额10%以上,许多企业与美国合作建造船舶。中国反制让这些合作变得风险大增,日本企业得寻找备用供应链,避免被收费牵连。东京的一些船厂已经在评估影响,担心中美摩擦升级会压缩市场空间。日韩船业本来就面临经济压力,这次贸易争端加剧了竞争劣势,中国造船份额稳固,日韩很难抢占。 特朗普政府推动这些关税和费用,目的是重振美国制造业。2025年1月上台后,他签署多项行政令,包括对所有进口加征关税。船业是重点,因为美国海军舰艇维护依赖盟友。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强调,要让美国船厂重新活跃,但实际效果存疑。美国船厂数量少,劳动力短缺,订单增长慢。相比之下,中国船厂年产千艘商船,美国只有几艘。这次举措虽有保护意图,但全球贸易专家分析,可能导致运费整体上涨,影响消费者。 中国反制不光针对船舶,还扩展到相关企业。韩华海洋的美国子公司被制裁后,韩国政府表示遗憾,但无力改变。韩华首席执行官权赫雄领导下,公司试图多元化市场,转向中东和南美,但短期内股价波动大。全球船运企业现在犹豫接受美国投资,因为一旦美资超25%,船只进中国港口就得缴费。这让各国船东重新评估风险,欧洲一些公司已经在董事会讨论绕开美国资金的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就开始,这次船业争端是新升级。2018年特朗普对500亿中国商品加25%关税,中国回击美国农产品。现在2025年,焦点转到船舶,规模更大。美媒担心,如果中国造船业受影响,中国可能转向军船生产,改变全球力量平衡。美国智库报告显示,中国海军舰艇已超美国,船业政策有战略考量。特朗普团队以为加压就能谈判,但中国选择直接反制,不给谈判空间。 日韩船业危机不止于订单丢失,还涉及技术合作。韩国帮助美国建船厂、培训人才,现在这些项目泡汤。韩华收购费城船厂,本想扩展业务,结果成了靶子。日本船企与美国海军维护业务也受牵连。全球造船市场总份额中,日韩加起来40%,但中国主导下,他们的竞争力依赖国际合作。这次事件让日韩企业意识到,夹在中美元首之间,风险很高。韩国媒体报道,船厂工人就业前景暗淡,工会开始抗议。 全球供应链中断迹象已现。油轮市场混乱,美国相关船舶转向东南亚卸货,避免中国港口。运费上涨,商品价格波动大。特朗普政府面临本土产业复兴难题,继续推保护政策,但资金和劳动力缺口大。日韩船企调整供应链,转向欧洲项目,但效果有限。中国港口吞吐量领先,措施让各国船运谨慎。贸易摩擦扩展到能源运输,油轮绕行增加燃料消耗。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