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7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白宫在汽车

春雨里漫步身影 2025-10-21 14:03:05

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7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白宫在汽车厂商的密集游说后,正准备放宽其关税政策,美国商务部计划将一项允许汽车制造商减少进口零部件关税的安排延长五年,此举被视为汽车行业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消息一出,通用汽车股价立马涨了3.8%,福特也跟着往上爬。华尔街用钱投票,这场持续数月的拉锯战总算有了结果。 表面是车企赢了,实际上暴露了关税政策的脆弱。那些喊得震天响的强硬措施,在现实面前还是低下了头。 汽车厂日子确实不好过。进口整车要交25%的税,零部件也逃不掉。连钢铁铝材这些原材料都要加税,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 福特老板吉姆·法利说过大实话:美日贸易协定让丰田每辆车比我们便宜几千美元。这种不公平逼得车企只能去白宫讨说法。 说起来讽刺,名义关税18%,实际上企业只交11%左右。耶鲁预算实验室说新关税收了880亿,但离预期差得远。 为啥差这么多?因为豁免太多了。2019到2021年,近千家公司提交了16万份豁免申请,六成多都批了。关税这张网早就漏洞百出。 具体到汽车行业,在美国造车的企业能拿到车辆价值3.75%的抵免。就像在紧闭的大门上开了道缝。 这种事见怪不怪了。之前对港口设备征100%-150%的重税,不也给签过合同的企业留了后门?强硬归强硬,妥协从不缺席。 摩根大通说得明白:关税政策没建立新秩序,反而搞得一团糟。今年出了26项相关措施,惹来至少八场官司。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不敢做计划。招聘计划降到2009年以来最低,在混乱中做决定成了家常便饭。 更讽刺的是,有些跟中国签协议的经济体反而捡了便宜。保护主义的大棒,不小心成了别人的馅饼。 底特律一家零部件供应商王经理说:"我们仓库里的进口轴承只够用六周。现在每天都要重新核算成本,接单时手都在抖。" 等库存用完,真正的通胀压力来了,这出戏的第二幕才算开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春雨里漫步身影

春雨里漫步身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