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法国惊呆了,德国震惊了,就连美国都傻眼了,美媒扒出来的数儿确实扎心 ——2024 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刚突破 1700 万辆,中国一家就造了 1286.6 万辆,硬生生占了 70.4% 的份额,四季度更是冲到了 75%,相当于全球每四辆电动车里就有三辆带着 “中国制造” 的印记。 要知道汽车这行当可是这些国家的 “祖传优势”,德国的奔驰、宝马靠发动机吃了几十年红利,美国福特、通用在底特律称雄半世纪,法国雷诺更是欧洲市场的老面孔,以前提起汽车工业,这些名字就是 “权威” 的代名词,哪想到如今被中国车企悄无声息地甩在了身后。 这背后根本不是运气,而是中国早就把电动车的产业链从头到尾盘得明明白白,从地里的矿石到路上跑的整车,每一环都攥在自己手里。就说最源头的矿产,别以为中国是靠 “挖得多” 取胜,关键在 “炼得好”。 澳大利亚挖了全球近 50% 的锂矿,98% 都得运到中国来精炼,因为咱们握着 65% 的锂精炼产能;刚果(金)产了全球 73% 的钴,其中大部分矿石都要送到中国冶炼,当地 19 座钴矿里 15 座是中资在运营。 更狠的是石墨,这玩意儿是电池的核心材料,中国直接控制了全球 99% 的电池级石墨生产,相当于给全球电动车的 “心脏” 上了个 “中国开关”。 到了中游电池环节,中国更是直接垄断了赛场。2024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里有六家中国企业,加起来占了 67.1% 的市场份额。 宁德时代已经连续 8 年坐稳全球第一,一年装了 339.3GWh 的电池,占比 37.9%,比第二到第五名加起来还多,不仅供着比亚迪、理想这些中国车企,连特斯拉、宝马、奔驰都得靠它供货,去年更是首次拿下了海外市场的市占率第一。 比亚迪更省心,自己造的刀片电池直接供自家车,2024 年卖了 427.21 万辆新能源车,全球销量第一,海外就卖了 41.7 万辆,同比涨了 71.9%,等于把 “电池厂” 直接搬上了生产线。反观日韩企业,松下 2024 年装机量大跌 18%,三星 SDI 直接负增长,以前靠电池技术叫板的底气早就没了。 下游整车制造更是把规模优势玩到了极致。比亚迪从秦到汉,从海豚到海豹,产品线铺得又全又快,2025 年 7 月在欧洲市场直接卖了 1.35 万辆,同比涨 225%,把特斯拉都甩在了身后 —— 同一时间特斯拉在欧洲才卖了 8837 辆,比亚迪足足多出 52.8%。 连法国自己的 “电池谷” 都离不开中国企业,敏实集团和雷诺合资建的电池盒生产线,60 多台机器人连轴转,三个月就投产,雷诺自己都说 “省了从零开始的功夫”,远景动力还在当地建了电池厂,成了法国电动车产能的重要支柱。 再看欧美车企的窘境,德国 2024 年电动车销量直接跌了 27.4%,欧盟整体销量也降了 5.9%,曾经的 “汽车王国” 连本土市场都守不住;美国更尴尬,新能源车渗透率才 11.1%,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市场 58% 全靠特斯拉撑着,福特、通用的电动车型根本没存在感。 他们想补产业链都来不及,欧洲想建电池厂,核心设备还得从中国买;美国搞通胀削减法案想扶持本土产业,可锂精炼、电池材料这些关键环节根本绕不开中国,最后只能看着中国车企把车卖到自己的 “后花园”—— 墨西哥市场三年里被中国车企抢下 4.4% 的份额,东南亚市场更是占到了 47%。 说白了,中国车企不是 “突然冒出来” 的黑马,而是用十几年时间织了张产业链大网,从锂矿精炼到电池制造,从软件研发到整车组装,每个环节都能自己说了算。以前奔驰宝马还在琢磨燃油车发动机的精度,中国已经把电池能量密度提了三倍;福特还在纠结电动皮卡的续航,比亚迪已经靠插混车型拿下全球 75.7% 的份额。 等欧美反应过来想追,才发现从矿石到整车的每一步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这 70% 的产量占比,根本不是偶然,而是全产业链实力堆出来的必然。那些曾经的汽车巨头们震惊归震惊,恐怕更头疼的是,想抢回市场份额,还得先问问中国的产业链答不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