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 72 岁引担忧!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来谢幕,那么万一接普京班的人是个亲美派,中俄现在抱团取暖的局面会不会一夜翻车? 很多人觉得,中俄现在“背靠背”,在全球棋盘上稳如泰山,共同顶住了不少外部的压力。 但是,这看似牢不可破的联盟,真的就那么结实吗?挖深一点看,你会发现这层关系建立在三个会变动的支点上,随时可能晃动。 要说中俄关系,绕不开普京这个人。说白了,现在两国走得这么近,很大程度上是普京个人意志的体现,而不是两国体制间的必然结果。 他掌舵俄罗斯近 25 年时间,身上特有的硬汉风格与精准的战略远见,不仅塑造了俄罗斯的对外姿态,更给俄中两国关系刻下了深深的专属烙印。 俄罗斯的体制就是这样,总统说什么就是什么,他的个人喜好能快速变成国家行动。正是靠着他的威望,才勉强压住了国内那些想跟美国和好的精英,和主张强硬的军方势力。 可问题是,这位72岁的强人总有谢幕的一天,而俄罗斯的权力交接向来没什么章法,到时候谁上来,国家往哪走,都是个未知数,这就给中俄关系埋下了一颗大大的雷。 再看经济这块。我们跟俄罗斯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贸易额早就过了两千亿美元,能源合作更是紧密。 可也不能光顾着开心,这股合作热潮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制裁带来的倒逼效应在推动,并非完全源于对合作本身的主动认可。 由于西方市场的限制,俄罗斯的能源面临 “卖不出去” 的困境,这迫使它不得不将合作重心转向东方,最终中国成为了其能源贸易的最大买家。这更像是一种被动的捆绑,而不是天生的绝配。美国人可一直没闲着,手里攥着个大诱饵:只要换个亲美的人上来,制裁就能取消,经济援助立马跟上。 这对俄罗斯国内那些资产在西方、巴不得解封的精英们,诱惑力可太大了。别忘了叶利钦那时候,倒向西方结果国家差点玩完,可那股思潮一直没断过,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还有地缘政治。中俄现在在国际上常常一个鼻孔出气,在联合国投票,一起抵制北约东扩,说到底是因为有个共同的对手在眼前。 但俄罗斯心里一直有个解不开的 “结”:从定位上看,自己到底该归为欧洲国家,还是该视作一个亚洲大国?这个涉及身份认同的核心议题,始终让俄罗斯陷入纠结,它的定位既没完全偏向欧洲,也没彻底锚定亚洲大国,始终处于摇摆状态。 这就很危险。万一上来一个想跟西方重修旧好的人,他会拿什么当“投名状”?最可能的就是疏远我们,来换取美国的信任。 到那时,我们不仅在国际上会更孤立,甚至在台湾这种核心利益问题上,他们都可能不再支持,反过来附和美国。那我们就要独自面对巨大的地缘压力了。 所以,看清这三根支柱——个人、利益和身份,就能明白中俄关系稳固下的变数。这不是说我们不信任伙伴,而是要明白,国际关系里,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我们的策略应该是“交往”和“防备”两手抓。珍惜当下的合作,但也要为未来的不确定性留好后手,就像家里多屯点粮防灾年一样。 得清楚,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在成长中慢慢建立的,比如经济独立、能力过硬、心态强大。 把能源通道搞得多元化,跟中东、中亚多合作;在商业协议里加上风险条款;把自己的科技、军事实力搞上去,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只有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不管外面风云如何变幻,我们才能站得稳,走得远。 信息来源:外交部2025年4月《中国同俄罗斯的关系》
普京72岁引担忧!说白了,普京今年72岁,这位掌舵俄罗斯25年的硬汉终究会迎
经略简料
2025-10-21 11:26:07
0
阅读:0